秦始皇一統天下,在中國首次建立起專制主義的封建制度。如果說中國的專制主義制度肇基于秦始皇,那么,“漢承秦制”,劉邦建立的西漢王朝在對封建專制主義的繼承、調整、鞏固、完善方面,則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使其從制度到指導理論都趨于完善,日后綿延不絕競達兩千余年。西漢王朝直到漢元帝之前,奉行的是“霸王道雜之”的統治,其后變成全面尊儒。當然,此時的儒家已經經過改造,它全面總結了封建時代的統治經驗,因而比其他思想流派更能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從而被定為正統的統治思想。這對中國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在西漢時期比秦代更加擴大,漢武帝在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封建君主,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建立的強大的漢帝國和實行的許多政策、措施,對于以后歷史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直至昭、宣之世,西漢帝國政權如日中天,照射著中國乃至中國以外的世界。西漢的政權從漢成帝時起,開始走上崩潰的道路。迄于哀、平,亂局已不可收拾。王莽挺身而出,進行政治改良,終導致王莽篡位、西漢滅亡。劉秀以家族地主為基干,重新建立了東漢政權。然而,這個王朝的全盛時代并不長久。漢和帝一死,這個政權便開始了腐爛的過程,隨著一代接一代的小皇帝和母后稱制,很快就因外戚與宦官的輪流專權及禍國而衰微了。西漢、東漢從公元前206年延續(xù)到公元220年,共存在427年,是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