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亦稱“銅胎掐絲琺瑯”,一種說法認為唐代就有此種“銅胎掐絲琺瑯”工藝制作,但是沒有出土實物可以證明;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在元朝肘由西亞傳入中國,我國的掐絲琺瑯器是在元代借鑒吸收了從阿拉伯地區(qū)傳人的琺瑯制作工藝而發(fā)展起來的,先在云南一帶流行,然后再傳八中原得以發(fā)展。元代掐絲琺瑯器在釉料上很有特點:釉色細膩光潔、色彩豐富鮮艷,具有水晶一般的透明效果。元代掐絲琺瑯器的主題紋樣為纏枝蓮花紋。其時的纏枝蓮花紋以單線表現枝蔓,蓮花飽滿碩大,蓮葉葉形肥厚,圖案布局具有疏落明快的藝術特征,主要器型有爐、瓶、尊等。這時的掐絲琺瑯器紋樣和元青花瓷器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到了明代早期,掐絲琺瑯器以其金碧輝煌、華麗富貴的外觀效果,深得帝王的青睞。明朝宮廷在內府設有御用監(jiān),專門職掌御前所用各種玩器的制作,掐絲琺瑯器也包括其中。明代早期的掐絲琺瑯器以宣德朝的最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