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代,正像歷史上對它的稱名,是一個列國爭雄,戰(zhàn)亂頻仍的時代。但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新舊交替的一個大變革時代。夏、商、西周以來的舊制度、舊傳統(tǒng),已不可挽回地趨于瓦解?!岸Y崩樂壞”,諸侯紛爭,殺人盈野, 整個社會陷入到大的危難動亂之中。社會需要新生,危機促人思考。自春秋后期,隨著“私學”興起而造就出來的大批士人,因當時社會形勢的需要而壯大,他們“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或在各國統(tǒng)治者的羅致下,走上政治、外交、軍事舞臺;或到處游說,聚徒講學,大都圍繞著當時迫切的社會問題,提出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自覺不自覺地形成了各種家派,互相交鋒,彼此論戰(zhàn)。這就出現了戰(zhàn)國時代所謂“百家爭鳴”的局面。 《戰(zhàn)國文學史論》對戰(zhàn)國時代社會思潮、作家作品的存佚情況、思想內容、藝術特點作了詳細而具體而不乏深度的論述。論述既持之有故,言之亦自然成理,論點均可供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