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入門國學研究(第二十二卷)

國學研究(第二十二卷)

國學研究(第二十二卷)

定 價:¥60.00

作 者: 袁行霈 主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文化

ISBN: 9787301142981 出版時間: 2008-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0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國學研究》為綜合性學術性刊物,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介遵實事求是的學風,鼓勵在學術問題上大膽探索,努力創(chuàng)新。 本刊登載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術論文,距學科的綜合研究與各學科的專題研究并重。內容涉及以下學科:古代文學、近代文學、古代文論、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古代史、近代史、史學史、敦煌吐魯番學、思想史、哲學史、宗教史、法律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經(jīng)濟思想史、軍事思想史、科技史、美學史、倫理學史、文化史、考古學、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國學研究》主要內容有:《天圣令》所附《唐令》為建中令辯、《登科記考》續(xù)補正、永固陵與北魏政治等。匯編文史哲考古等專業(yè)國學論文二十余篇。

作者簡介

  袁行霈,男,原籍江蘇武進。1936年4月出生于山東濟南,出身于一個傳統(tǒng)的讀書人家庭,家庭培養(yǎng)了他對古典文學的興趣。1953年他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7年北大中文系畢業(yè)留校任教,從此開始了教學與科研生涯。1958年秋先是帶著學生到北京城子煤礦半工半讀,每周三天下礦井挖煤三天上課,持續(xù)了兩個多月。接著又到密云鋼鐵公社勞動了大半年,燒過鍋爐,做過爐前工、木工、鑄工。1959年夏他又下放到齋堂公社白虎頭大隊勞動。1960年3月才回到北大。1962年以后那段狠抓階級斗爭的歲月里,先生被定為全校的“白專”典型。文革開始后,很自然地受到批判,下放鯉魚洲“五七干?!眲趧恿艘荒甓啵谝淮畏囀鹿手?,從波陽湖大堤上摔下來,差一點丟了性命。在那種壓抑的氛圍中,先生感到動輒得咎,無所適從,“那是我一生中最不開心的時候”。1977年高?;謴驼猩?,袁行霈在北大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中國文學史、中國詩歌藝術研究、陶淵明研究、唐詩研究、李賀研究、唐宋詞研究等課程。他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進取,取得較好的效果。1979年晉升講師。獨自撰寫了《山海經(jīng)初探》、《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考辨》、《魏晉玄學中的言意之辨與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等論文在1979年發(fā)表,開始引起學術界的注意。1980年任副教授。1982年至1983年,他應日本東京大學的邀請,前往講授陶淵明研究等五門課程。1984年成為中文系特聘教授。1986年取得博士生導師資格。1992年,袁行霈兼任北京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學研究》主編。1992年至1993年,他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1994年任大型系列電視專題片“中華文明之光”(150集)總顧問。1997年以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身份在哈佛大學訪問研究,并在哈佛、耶魯、哥倫比亞、華盛頓、夏威夷等大學演講。1998年再次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1999年出任北京大學人文學部主任。2000年又出任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5年被北京大學確認為資深教授,享受理科院士待遇,同年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聘為教授(與北京大學聯(lián)聘)。2006年1月18日,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圖書目錄

《天圣令》所附《唐令》為建中令辯
《登科記考》續(xù)補正
永固陵與北魏政治
契丹大字《耶律習湼墓志銘》再考釋
《五禮通考》征引“二十四史”考異
《周禮》“古字”新證
希麟《續(xù)一切經(jīng)音義》引“方言”考
先秦四部子書小說成分考辨
明清時期書坊翻刻通俗小說現(xiàn)象芻議
曾布《水調歌頭》大曲述略
“同光體”與晚清士人群體——從同光清流到武漢幕府
《漢志•六藝略》之《春秋左氏傳》疏說
四十七部元刻元人別集書錄
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2008年大事記(2008.01—2008.0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