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清理東夷古史與古文化的想法,產生于十多年前,在筆者個人的治學過程中,是由對齊魯文化研究的興趣引起的。早年在孔子故鄉(xiāng)求學,開始接觸學術上的齊魯文化,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后來人大學執(zhí)教,仍不能忘情于鄉(xiāng)邦文化,同時也由于受到當時“文化熱”的影響,遂陸續(xù)寫了幾篇有關齊魯文化史的文章,個別文章還曾引起較多的反響。有一段時間,因應諾合作撰寫擬議中的齊魯文化簡史,故溯流及源,欲先清理一下東夷古史與古文化。這在當時對于筆者來說,幾乎還是一個未知的領域,一切都須從頭學起。但既然要做,就想做成,不愿久拖不動筆。因此一度認真操作,在仔細檢討學者研究成果的同時,更費力去爬梳各種零碎晦澀的古籍傳說資料和十分陌生的考古報告,很是辛苦。大體搭起一個框架約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從遠古敘至商代,并著手起草西周的部分。無奈干擾太多,簡史項目未能像當初所設想的那樣完成,于是將已起草的一些重點內容,先后加工改寫為論文發(fā)表。由此也產生了單獨結撰一部東夷文化史著的愿望,只是條件所限,遲遲未能實現(xiàn)。古代文獻中,一般統(tǒng)稱生活于山東及鄰境一帶的古部族為夷。本書從文化角度切入,并運用歷史學、文字學、考古人類學等考證方法,研究和探討了東夷文化的遠源和近源,及其文明初興、分化融合、與夏、商文化的異同,乃至轉型期的東夷與文化等問題。探賾索隱,推陳出新,“點”、“面”結合,自成系統(tǒng)??蓮浹a當前學界東夷文化研究的缺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