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我國高等院校社會學學科發(fā)展和學術研究為主要分析材料,較為系統(tǒng)地回顧和總結了高校社會學近30年來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發(fā)展經驗。全書力圖以現代化過程、社會制度與社會結構變遷、市場化過程,以及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的涌現為線索,根據中國社會學面對這些重大現實變革而產生的重要學術議題,有時間順序地敘說本學科的學術發(fā)展歷程,以展現社會學研究與重大社會變遷之間所具有的本質性關聯(lián)特征。全書寫作按照總一分一總的結構安排進行。第一章“總論”簡略地回顧了社會學在中國發(fā)展的曲折歷程,同時更主要地以“恢復、重建”以來的高校社會學發(fā)展歷史為重點,圍繞學科體系的確立和發(fā)展,就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學科知識體系、學術建設以及重要的學術成就進行概括性討論。分述部分是全書的主體。本部分突出以“問題”為中心,以學術發(fā)展為主線,按學科框架以及重要學術議題分專題回顧。內容包括學科框架內的重要二級學科發(fā)展,重大學術問題、重要的學術爭論、重大事件、標志性成果及理論創(chuàng)新等。本部分劃分為基礎性分支學科和專題性應用研究兩個相對獨立的方面?;A性分支學科包括社會學理論、社會學方法、人口學、社會工作、社會心理學、農村社會學、城市社會學和組織社會學等八章內容。這些社會學分支學科既具有相對廣泛的基礎性意義,又具有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就30年來社會學對轉型期重要社會現實問題的研究所進行的專題性回顧,主要體現在貧困問題、社會分層問題、農民工問題、勞動力市場、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社區(qū)、家庭社會學、戶籍制度、社會政策和健康問題等十章中。最后一章“社會學發(fā)展的經驗、問題與展望”則以分述內容為基礎概括性地表達了高校社會學近30年發(fā)展的基本經驗和主要問題、困境,并就未來高校社會學領域可能取得的幾個突破性領域作了一定的預測。本書的附錄部分主要收集了兩方面的信息。附錄1匯集了全國高等學校中的社會學和社會工作的系、所、院名錄和地址信息;附錄2是大事記,輯錄了1979-2007年問內地高等院校中的社會學主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