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陰陽五行學說貫穿于整個星占學體系這一基本情況,對古代星占學系統(tǒng)作整體性的介紹。由于干支系統(tǒng)在古代被視為根本的符號體系,它自身或其組成的系列,既體現(xiàn)了陰陽,也體現(xiàn)了五行。在星占系統(tǒng)中干支系統(tǒng)是很活躍的,因此以一章的篇幅來介紹它,并主要著重于干支五行系統(tǒng)。在第二章中,有必要對全部經典的星占學內容作一個稍微全面的介紹。迄今為止有關中國古代星占學的書籍都還沒有這樣做過。其實《中國古代星占學》也是將它看作中國古代星占學的背景而寫的,所以突出了北斗星占一章。北斗星在星占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與干支五行的關系更為密切。另外,二十八宿系統(tǒng)和三垣系統(tǒng)則注意于相對完整,而不注重它們自身更多的令人不得要領的細節(jié)。對于日月五星的介紹也只限于它們自身,而忽略它們運行到某個背景星宿或與其他某種星體相遇時的占測。這些占測于占驗可能重要,但由于其占辭散漫無章,更難以掌握其要領。由于陰陽五行在日月和五大行星占測中尤為特殊,故而不能不花一些筆墨。在最后的第五章里,主要是對后世形式化了的星占體系,力求作完整形態(tài)的介紹。這一章包含風角、太乙、遁甲、六壬等式占節(jié)。對于這種高級形態(tài)的星占學體系,稍微作詳細一點的說明。但限于篇幅,沒有也不必考察其占測的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