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導論
第一編 信息
第一章 信息批判
信息
批判
第二章 科技的生命/生活形式
生命/生活形式
科技的生命/生活形式
壓平
非線性
拔起來
結論,政治
第三章 活區(qū)、死區(qū):通往一種全球性的信息文化
通住一種全球性的信息文化
資訊結構:區(qū)
文化“發(fā)展”?
公共領域:市民社會或合乎倫理的生活?
結論:團結的問題
第四章 無組織
規(guī)范與價值
手段與目的
權力與暴力
自我與本我
第五章 不可羈遏的客體:反身性的后果
類客體(Quasi-Objects)
壞的客體(BadObjects)
死客體
結論
第六章 媒介理論
媒介社會,媒介理論
媒介是什么?工具性與終極性
機器
持續(xù)期間,信息
結論
第二編 批·判
第七章 批判與社會性:重審符號理論
符號(傳媒):指涉物、目標和意義
作為指涉物的傳媒
作為目標的傳媒
作為意義的傳媒
差異
社會性
第八章 傳統(tǒng)與差異的局限
解構:現象學vs.有限(Finitude)
符號(sign)差異和自然態(tài)度
海德格爾符號(signs)和他者
時間性(temporality)和主體間性
時間對存有:勒維納斯
結論
第九章 敘事(represenlaIjon)的批判:昂利·列斐伏爾的
空間唯物主義
空間的有機性
身體
符號
勞動
敘事的空間:地下空間與絕對空間
傳媒空間
內在空間:爆發(fā)和冷漠
敘事的批判
第十章 時間之后的存有
故事與小說
差異政治
速度,冷漠,天啟
憂郁癥政治
第三編 信息批判
第十一章 被蒙蔽的信息社會
信息
錯誤信息
積累與裝框(Enframing)
垃圾
廢品、廢墟
結論
第十二章 科技的現象學
玩:競賽(Agonistics)vs.表達
通信的經驗現象學
結論
第十三章 非線性的權力:麥克盧漢與哈拉維
反線性麥克盧漢
通往一種新的知識權力體制唐娜·哈拉維
結論
第十四章 結論:通信、符碼與再生產的危機
通信
反再生產
從意義到操作性:作為信息批判的概念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