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郭沫若
厥功甚偉其德永馨——紀念馬衡先生逝世五十周年鄭欣淼
前言
曾祖父因禍得福改換門庭
幼年從師葉浩吾
官商聯(lián)姻娃娃親
南洋公學中途輟學
吳昌碩題書凡將齋
“出污泥不染”一家兩制
初出茅廬
1 《論漢碑書體》
2 孔德學校
3 處亂世不驚恪守“君子不黨”
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前驅
1 搶救清官檔案
2 走向現(xiàn)代考古學
3 中日學者共創(chuàng)東方考古學會
4 “中瑞西北聯(lián)合考察團”成果
5 燕下都考古發(fā)掘留下終生遺憾
6 北大考古學會舉步維艱
“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廣交學人同道只論學術不分政見
1 四請王國維
2 與錢玄同之交往
3 和胡適的情結
4 詩文會三沈敘不同情緣
5 爺爺?shù)耐杲?br /> 6 張綱伯為爺爺解困
結交廠肆碑估掌握文物信息
1 搶救敦煌壁畫
2 搶購山西稷山興化寺壁畫
3 甘肅新莽權衡失而復得
4 “無咎無恙”
5 廠肆碑估黃伯川
曾經守護故宮的人們
“用人要用忠誠扎實之士”
國寶南遷紀實
遙矚峨眉見一斑
1 大足馬衡碑
2 功超“魯壁”
3 窺視爺爺唱《思凡》
抉擇
從頭越
1 引路人王冶秋
2 毛澤東太和殿慶“八一”
3 班禪進京軼事
4 “國防不足憂矣”
5 爺爺爭國寶的故事
6 論“責任問題”
7 黨代表
8 爺爺?shù)倪z愿
七旬老叟奉命南下鑒寶
1 乾隆命名“三希堂”
2 莊尚嚴話說《中秋》、《伯遠》
3 周總理下令赴港購國寶
《舊墨記》再現(xiàn)馬衡《附識》手跡
回眸“易案”是是非非
1 易院長親信自亂陣腳
2 圖小利李宗侗引火燒身
3 易院長被迫辭職,馬衡臨危受命
4 吳瀛:“我無論如何要出這口惡氣”
“三反”運動禍起蕭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 故宮的“三反”運動
2 圓夢——跋著《漢石經集存》
3 北京城建曾經付出的沉重代價
4 最后的日子
5 馬衡捐獻文物一瞥
多余的話
附錄1:馬衡生平大事年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