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結構耦合地震作用下結構振動控制與優(yōu)化

耦合地震作用下結構振動控制與優(yōu)化

耦合地震作用下結構振動控制與優(yōu)化

定 價:¥25.00

作 者: 張延年 著
出版社: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建筑結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0327174 出版時間: 2008-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6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耦合地震作用下結構振動控制與優(yōu)化》系統(tǒng)地總結和闡述了土木工程結構被動控制、主動控制、半主動控制和混合控制理論、方法、技術、系統(tǒng)和工程應用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主要論述了耦合地震作用下結構振動控制的結構計算分析與結構參數(shù)與控制裝置布局的優(yōu)化設計。第1章是結構振動控制方法的發(fā)展與應用。第2章是耦合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結構動力分析。第3章是耦合地震作用下LRB隔震結構動力分析。第4章是耦合地震作用下MRD結構動力分析。第5章是MRD與滑移隔震混合控制結構動力分析。第6章是MRD與LRB隔震混合控制結構動力分析。第7章是土木工程結構振動控制優(yōu)化設計?!恶詈系卣鹱饔孟陆Y構振動控制與優(yōu)化》可供從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研究、設計與制造等專業(yè)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作學習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耦合地震作用下結構振動控制與優(yōu)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土木工程結構抗震技術的演變與發(fā)展
1.3 結構振動控制的研究歷史與發(fā)展
1.3.1 中外古建筑結構振動控制的成功應用
1.3.2 當代土木工程結構振動控制技術的發(fā)展
1.3.3 國內外土木工程結構振動控制技術研究的新形勢
1.4 土木工程結構振動控制技術分類
1.4.1 被動控制
1.4.2 主動控制
1.4.3 半主動控制
1.4.4 混合控制
第2章 耦合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結構振動控制
2.1 引言
2.2 滑移隔震的基本原理與特性
2.2.1 滑移隔震的基本原理
2.2.2 滑移隔震的基本特性
2.3 滑移隔震體系的分類
2.3.1 基于滑動摩擦力的隔震結構
2.3.2 基于滾動摩擦力的基礎隔震結構
2.4 軟鋼U型帶片向心機構
2.4.1 U型帶片限位阻尼器及其恢復力模型
2.4.2 狀態(tài)的判定
2.5 滑移隔震結構動力反應分析
2.5.1 豎向地震作用對結構的影響
2.5.2 雙向耦合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結構多質點動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2.5.3 滑移隔震結構的滑動與嚙合狀態(tài)判別準則
2.5.4 滑移隔震結構的豎向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2.5.5 滑移隔震結構水平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2.6 滑移隔震結構多質點體系地震反應時程分析
2.6.1 地震波選取和調整
2.6.2 滑移隔震結構多質點體系的彈塑性時程分析
2.6.3 拐點的處理
2.6.4 工程實例分析
第3章 耦合地震作用下LRB隔震結構振動控制
3.1 引言
3.2 LRB隔震原理及隔震系統(tǒng)的組成
3.2.1 LRB隔震的基本原理
3.2.2 LRB隔震結構的組成
3.3 LRB及其設計
3.3.1 LRB恢復力模型
3.3.2 LRB設計
3.4 LRB隔震結構的動力反應分析
3.4.1 雙向耦合地震作用下LRB隔震結構多質點動力分析模型建立
3.4.2 LRB隔震結構豎向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3.4.3 LRB隔震結構水平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3.4.4 LRB隔震結構多質點體系地震反應時程分析
3.4.5 工程實例分析
第4章 耦合地震作用下MRD結構振動控制
4.1 引言
4.2 MRF與MRD
4.2.1 MRF的組成
4.2.2 MRF的工作原理
4.2.3 MRF的力學模型
4.2.4 MRF的優(yōu)點
4.2.5 MRD
4.2.6 MRD的設計
4.3 MRD的恢復力模型
4.3.1 Bingaln黏塑性模型
4.3.2 Bingham黏彈-塑性模型
4.3.3 Bouc-wen模型
4.3.4 現(xiàn)象模型
4.3.5 軸對稱模型
4.3.6 平板模型
4.3.7 簡化模型
4.4 MRD結構的地震反應分析
4.4.1 雙向耦合地震作用下MRD結構多質點動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4.4.2 MRD結構豎向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4.4.3 MRD結構水平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4.4.4 采用瞬時最優(yōu)控制策略的地震反應分析
4.4.5 工程實例分析
第5章 耦合地震作用下MRD與滑移隔震混合控制
5.1 引言
5.2 MRD與滑移隔震混合方式
5.2.1 隔震層安裝MRD
5.2.2 上部結構層間安裝MRD
5.2.3 隔震層與上部層間都安裝MRD
5.3 MRD與滑移隔震混合結構地震反應分析
5.3.1 雙向耦舍地震作用下MRD與滑移隔震混合結構多質點動力分析模型建立
5.3.2 MRD與滑移隔震混合結構滑動與嚙合狀態(tài)判別準則
5.3.3 MRD與滑移隔震混合結構豎向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5.3.4 MRD與滑移隔震混合結構水平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5.3.5 工程實例分析
第6章 耦合地震作用下MRD與LRB隔震混合控制
6.1 引言
6.2 耦合地震作用下MRD與LRB隔震混合結構動力分析模型建立
6.3 MRD與LRB隔震混合結構豎向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6.4 MRD與琥B隔震混合結構水平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
6.5 工程實例分析
第7章 耦合地震作用下結構優(yōu)化設計
7.1 結構振動控制優(yōu)化設計必要性與特點
7.1.1 結構振動控制優(yōu)化設計必要性
7.1.2 結構振動控制優(yōu)化設計特點
7.2 離散變量優(yōu)化設計方法的應用概況與新發(fā)展
7.2.1 離散變量優(yōu)化設計的應用概況
7.2.2 離散變量優(yōu)化設計方法的新發(fā)展
7.3 SGA
7.3.1 SGA的特點
7.3.2 SGA的理論基礎
7.3.3 SGA應用步驟
7.3.4 符號串的編碼與解碼
7.3.5 個體適應度的評價
7.3.6 遺傳算子
7.3.7 SGA的運行參數(shù)
7.4 SGA的改進
7.4.1 SGA的主要缺點
7.4.2 SGA的改進措施
7.5 離散變量優(yōu)化設計的直接搜索算法
7.5.1 離散變量優(yōu)化設計的單向搜索算法
7.5.2 離散變量優(yōu)化設計的進退搜索算法
7.5.3 離散變量優(yōu)化設計的斐波那契算法
7.6 直接搜索算法與SGA的混合
7.6.1 算法的混合原則
7.6.2 算法的混合策略
7.6.3 算法的混合原理
7.6.4 初始群體的形成
7.6.5 群體的進化
7.7 滑移隔震結構的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
7.7.1 優(yōu)化模型的建立
7.7.2 工程實例分析
7.8 LRB隔震結構的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
7.8.1 優(yōu)化模型的建立
7.8.2 工程實例分析
7.9 MRD結構布局優(yōu)化設計
7.9.1 優(yōu)化模型的建立
7.9.2 工程實例分析
7.10 MRD與滑移隔震混合結構參數(shù)的優(yōu)化研究
7.10.1 優(yōu)化模型的建立
7.10.2 工程實例分析
7.11 結構參數(shù)的優(yōu)化研究
7.11.1 優(yōu)化模型的建立
7.11.2 工程實例分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