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民說·龍彥親王航?!?/a>
02鄉(xiāng)歸:蘇東坡的第二故鄉(xiāng)之…
03城堡里的詩人:克洛岱爾與…
04海珊日記(全三冊)
05中國外國作家群研究
06魯迅詩傳
07三毛:一生執(zhí)著,愛與自由…
08永不停步
09張愛玲傳
10奧斯卡.王爾德:一部傳記…
(美)魏淑凌 著,張林杰 譯,李娟 校譯
本書從歷史、文化、心理等角度來探討一個家族的奧秘與興衰,跨越了四代人、一…
可購
林語堂 著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
敖光旭 著
蘇曼殊,廣東香山人,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亦僧亦俗的文化奇人:蘇曼殊…
苗懷明 著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現(xiàn)實人生通常是不完滿的,總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憾,可謂人…
鄭笑楓 著
《丁玲在北大荒》是丁玲的朋友、原光明日報社高級記者鄭笑楓根據(jù)采訪陳明等人…
方蕤 著
我喜歡這些無聲無息的“芝麻”和“石子”,它們構(gòu)成了我生命的全部。
董衡巽
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1899—1961),20世紀美國著名的小說家。生于美國伊利…
黃晉凱
提起荒誕派戲劇這一話題,人們無法不把目光投向羅馬尼亞裔的法國戲劇大師——…
吳學昭 著
《聽楊絳談往事》實際上相當于一本楊絳先生的自述。書中記錄了自楊先生出生至…
踨凡 編
司馬相如(前169—前118),字長卿,西漢景帝、武帝時期著名的賦作家、詩人、…
精英兒童館 編
經(jīng)典是永恒的,不僅給孩子們帶來溫暖的美與閱讀的享受,而且它還用優(yōu)美、童趣…
孔慶東 著
壇壇都是好酒。他抽煙、喝酒、看好萊塢大片;他既是青年的導師,也是溺愛孩子…
金庸的讀者是以億來計算的,是全世界古往今來讀者最多的作家。活著的時候讀者…
許壽裳 著
許壽裳是近代中國的先覺者、先行者,一位誠愛的君子,“一座進步自由的燈塔”…
吳義勤,王素霞 著
這部書所記述和評論的徐訏,曾經(jīng)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有顯著席地,有過風靡一…
(法)斯坦梅茨 著,袁俊生 譯
蘭波短暫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作為少年叛逆者,他流浪巴黎,甘愿和乞丐混跡一…
鄭爾康 著
鄭振鐸是北京交通大學1920年畢業(yè)的杰出校友,五四愛國新文化旗手,反帝反封建…
蔣泥 著
《老舍的沉浮人生》講述他落生在滿族這個藝術(shù)化了的民族,他是文壇上獨樹一幟…
稅海模 著
《郭沫若與中西文化撞擊》是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成果,四川郭…
徐城北 著
今年是2008,徐城北六十六歲。2002退休,就把研究方向轉(zhuǎn)入研究京城文化之中。…
王安憶 等著
《名家30年訪談書系》是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偉大時刻,重…
張劍 撰
《莫友芝年譜長編》是一位給人以豐富遐想空間、值得深入研究的學者和詩人。莫…
(美)凱勒(Keller,H.) 著,王林,陳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再度展示這位偉大女性堅忍不拔、樂觀博愛的高尚品質(zhì)?!?/p>
孫蓉蓉 著
劉勰的《文心雕龍》是我國古代最系統(tǒng)全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文學理論批評著…
林和生 著
卡夫卡下意識追求文學的自由天地,希望借此擺脫猶太苦難命運的詛咒他未能如愿…
陶月梅
《親近魯迅(共3冊)》的校本課程文化讀本,在全體編寫人員的努力下,即將付…
高昌 著
《公木傳》講述一位老運動員從1938到1998年共60年的辛酸人生。他并不是一位競…
吳昕孺 著
該套叢書中的每本書均為單獨書號,四色彩印,圖文并茂。第一輯4本和第二輯5本…
宋寧娜 著
元遺山《論詩絕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
赤飛 著
《曹雪芹與白家疃》作者以一個白家疃人的身份,從白家疃的人文、地理和傳說出…
諶東飚 著
《顏延之研究》全面研究了顏延之的家世、生平、思想、交游和其文學創(chuàng)作。顏延…
黃海平 編著
《點亮人生:我是李燕杰》收錄了李燕杰論演講問答、詩、散文等。1977年,李燕…
陳從周 著
本書是已知陳從周先生關(guān)于徐志摩文字的匯編,既收入了《徐志摩年譜》一九八一…
宋志堅 著
上卷著重探尋的是魯迅與紹興歷代先賢的精神聯(lián)系。這些先賢,從傳說中的夏禹以…
薛瑞生 著
《柳永別傳:柳永生平事跡新證》正如不敏在《樂章集校注,跋尾》中所說,,己…
《周邦彥別傳:周邦彥生平事跡新證》凡少時讀書,大抵如乳兒之待哺,與之者食…
陳冬梅 編著
在臺灣文學史上,鄉(xiāng)愁文學歷史悠久,作品豐富,是非常獨特而且具有魅力的文學…
劉長華 著
《彭燕郊評傳》是當代湖南作家評傳叢書中的一冊,主要內(nèi)容包括:出征之前、朝…
卓念 著
本叢書第一輯入選的彭燕郊、譚談、孫健忠、殘雪四位作家,在全國都是廣有影響…
鄭海麟 著
一位100多年前的愛國詩人的詩歌,在一年內(nèi)兩度被溫家寶總理引述:“寸寸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