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年秋,山東西南地區(qū)數千名男女跟著一個名叫王倫的宗教首領,發(fā)動了一場起義。依仗著據說可以護身、躲避槍炮的咒語,這些白蓮教叛亂者殺了三個縣的地方官員,并占領了大運河畔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城市——臨清,最后,起義者被清政府徹底鎮(zhèn)壓。本書作者運用了目擊者的敘述、叛亂者的口供及官方奏報來探究王倫組織的背景和叛亂的過程,精辟分析了白蓮教在清代社會中的作用,并說明了其分支教派——清水教是如何為住在各處的信徒提供成就感和群體感的。在研究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和軍事狀況之后,作者提出,起義的原因更多地是源自教派組織和千禧年信仰的動力,而不是社會本身的危機。 這部引人注目的、可讀性很強的著作,對中國歷史研究中的幾個重要領域作了新的闡釋:白蓮教信仰、組織和活動的特性,清代與精英階層相對的民眾社會史以及宗教運動與農民起義之間的關系。因此,它極大地促進了我們對那個復雜的社會和時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