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導論 歷史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提出、研究意義與方法
一、當代歷史評價問題提出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二、關于歷史評價理論研究的總體思考
三、本書的主旨、結構與研究方法
總論 歷史評價的基本理論范疇研究
第一章 歷史評價的認識功能
一、歷史認識的基本形式
二、歷史認知與歷史評價的關系
三、歷史評價在認識中的作用與功能
第二章 歷史評價的本質、過程與特征
一、價值與歷史價值
二、歷史評價的本質
三、歷史評價的一般過程
四、歷史評價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歷史評價標準
一、歷史評價標準的產生與來源
二、歷史評價標準的種類與等級
三、歷史評價標準內部存在的諸種矛盾
四、歷史評價標準的特征
第四章 影響歷史評價的若干因素
一、環(huán)境因素
二、主體因素
三、客體因素
第五章 歷史評價的檢驗
一、史料檢驗說與觀念檢驗說
二、實踐檢驗說
三、關于歷史評價檢驗的初步認識
第六章 歷史評價的科學化
一、對歷史學性質的爭論
二、歷史評價科學化的意義
三、關于歷史評價科學化過程的理解
分論 歷史評價的實踐性研究
第七章 中國農民戰(zhàn)爭的歷史評價問題
一、中國農民戰(zhàn)爭歷史評價之變遷
二、從現實需要看農民戰(zhàn)爭的歷史評價
三、從認識根源看農民戰(zhàn)爭的歷史評價
四、重新發(fā)現中國農民戰(zhàn)爭的歷史價值
第八章 中國古代皇帝的歷史評價問題
一、“皇帝熱”的表象背后
二、皇帝評價的分層分析
三、皇帝評價的類型分析
第九章 中國古代不同類型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
一、思想家、文化名人的歷史評價——以孔子為例
二、改革家的歷史評價——以王莽和王安石為例
三、“奸雄”的歷史評價——以曹操為例
四、民族英雄的歷史評價——以岳飛為例
五、“清官”的歷史評價——以海瑞為例
第十章 歷史人物評價的理論與方法問題
一、歷史人物的研究價值
二、歷史人物的評價方法
三、歷史人物評價的若干理論問題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摘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