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其他宗教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

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

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

定 價:¥25.00

作 者: 寶貴貞 著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其他宗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1085976 出版時間: 2008-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 264 字數:  

內容簡介

  《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寫作過程中,筆者在尊重歷史文獻和調研資料的基礎上,對某些問題的闡述具有獨到之處。比如:對藏傳佛教在近代蒙古社會衰落原因的分析、對新時期蒙古族宗教信仰特點的概括等,觀點有創(chuàng)新。敬請讀者給予關注!考察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問題并非易事,未盡之處在所難免。筆者期待著讀者的肯定與批評!民族與宗教關系問題是當前國內外熱點問題之一,也是宗教學研究的重大課題。宗教屬于精神信仰形態(tài),民族屬于社會族群形態(tài),因此,民族和宗教并不嚴格對應和同步發(fā)展,但二者又總是緊密聯系,不可分離。作為傳統的游牧民族,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即草原文化和宗教文化。作為民族文化載體,宗教融匯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道德觀念和價值理念,不僅傳承著蒙古族的民族文化,而且也映射了蒙古社會歷史的變遷。近代以來,國際國內形勢風云變幻,蒙古社會急劇變革,蒙古族宗教信仰隨之發(fā)生了相當明顯的變化。這個變化直接影響了蒙古民族后來的文化走向,也使其呈現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敖F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這一課題的研究對于了解蒙古民族社會史和思想史具有重要意義。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學術界尚沒有系統研究近現代蒙古族宗教問題的論著。因此,本人選擇這個研究課題,意在系統梳理蒙古族宗教在清代以后發(fā)展并逐漸衰落的脈絡及走向。緒論部分,對選題的目的與意義、蒙古族宗教研究現狀概述、研究的理論方法與難點、課題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等幾個方面,進行簡要說明。之后,共分七章展開論述。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的核心內容。第一章從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傳入與普及起筆,從清朝的宗教政策、寺院經濟的發(fā)展、寺院大活佛系統的形成發(fā)展及抑制、寺院教育等方面,對藏傳佛教在清朝前期的歷史發(fā)展進行了詳細闡述。第二章以藏傳佛教在蒙古社會的衰落為主題,對藏傳佛教在近代蒙古社會衰落的原因進行系統分析,認為內蒙古地區(qū)的藏傳佛教經過晚清、民國、“日偽”統治和連年戰(zhàn)爭逐漸走向衰微,而晚清時期政府對蒙古宗教政策之轉變、儒學文化的浸潤、蒙古民族啟蒙思想的興起以及寺院經濟的膨脹是藏傳佛教在近代蒙古社會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第三章講述民國、“日偽”時期的蒙古族宗教。從民國時期的宗教政策、“日偽”政權統治下的蒙古地區(qū)宗教狀況、藏傳佛教與近代蒙古社會的關系展開論述,藏傳佛教與近代蒙古社會政治的關系是本章論述的重點。第四章講述內蒙古宗教改革。首先描述了新中國初期內蒙古地區(qū)的宗教狀況,進而對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內蒙古自治運動時期及新中國的宗教政策、內蒙古宗教改革與無神論教育進行了概括,并對宗教改革的意義進行客觀評價。通過宗教改革,蒙古族宗教狀況,尤其是藏傳佛教從組織制度、信眾結構、宗教觀念等方面都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第五章選取蒙古地區(qū)東部、中部、西部有代表性的寺廟為個案研究對象,以作者田野調研資料為依托,借鑒文獻資料,展示蒙古族宗教(主要是藏傳佛教)近現代演變的歷史軌跡。它們是內蒙古地區(qū)唯一一個實行政教合一的喇嘛旗——錫勒圖庫倫喇嘛旗;內蒙古地區(qū)唯一一個以蒙古語誦經的寺廟——梅力更召;章嘉活佛住錫地多倫匯宗寺;號稱“東藏”的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瑞應寺。第六章概要說明了蒙古地區(qū)其他幾種宗教的信仰狀況,意在彰顯蒙古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征。對蒙古族歷史上薩滿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狀況進行簡要介紹。近代以來,除了處于核心信仰地位的藏傳佛教之外,蒙古族傳統的薩滿教一直延續(xù)著,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類型盡管傳播范圍非常有限,但也在蒙古族聚居區(qū)具有一定影響??梢哉f,蒙古族的宗教信仰,是以薩滿教為基礎,以藏傳佛教為核心,輔之以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形式,呈現出了多元化特征。第七章介紹新時期蒙古族宗教信仰問題。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蒙古族宗教信仰問題進行概括。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隨著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實,內蒙古地區(qū)的宗教工作逐漸恢復,蒙古族的宗教信仰正處于恢復和重建之中。本章通過對內蒙古宗教狀況述描,歸納了新時期蒙古族宗教信仰特點,進而對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作者簡介

  寶貴貞,女,1965年生,內蒙古奈曼旗人,蒙古族,哲學博士,師從著名宗教學家牟鐘鑒先生。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少數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中國少數民族哲學、宗教倫理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出版著作《道家始祖——老子》、《中國少數民族宗教》;合著《中國少數民族哲學專題研究》、《蒙古語族諸民族宗教史》。獨立承擔“211工程”項目“近現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變”的課題研究。近年來在相關核心期刊上發(fā)表專業(yè)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序言
內容提要
ABSTRACT
緒論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二、蒙古族宗教研究現狀概述
(一)論著方面
(二)論文方面
(三)存在問題
三、研究方法與難點
(一)研究方法
(二)撰寫難點
四、突破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蒙古族對藏傳佛教的歷史選擇
一、藏傳佛教的再次傳入與普及
二、清朝的宗教政策
(一)推行等級制度,封賞名號,保障喇嘛的特殊地位
(二)設置喇嘛旗,授予宗教上層人物以世俗政治權力
(三)經濟上予以扶持,賞賜豐厚,廣建寺院
(四)設立理藩院,規(guī)范并強化宗教管理
(五)免除喇嘛的兵役、賦稅、勞役及其他各種雜役
三、寺院經濟的發(fā)展
(一)清朝皇帝的賞賜
(二)蒙古王公的贈產
(三)呼圖克圖和葛根進行講經等佛事活動的收入
(四)化緣和募捐
(五)一般信徒的布施
(六)商業(yè)經營
四、寺院大活佛系統的形成與抑制
(一)蒙古地區(qū)寺院大活佛系統的形成
(二)寺院大活佛系統的抑制
(三)實行“洞禮年班制度”
五、寺院教育
(一)寺院教育的特點
(二)寺院教育與蒙古民族文化
六、小結
第二章 藏傳佛教在蒙古社會的衰落
一、晚清時期政府對蒙古宗教政策之轉變
(一)強化限制政策,削弱上層喇嘛的權力
(二)整頓寺廟,建立監(jiān)督檢查制度
二、儒學北漸與佛教衰微
三、啟蒙思想的興起對佛教的沖擊
(一)啟蒙思想家的反佛意識
(二)民間疑佛反佛意識
四、寺院經濟的膨脹與佛教的衰落
五、小結
第三章 民國和“日偽”時期的蒙古族宗教
一、民國時期的宗教政策
(一)民國政府對蒙宗教政策
(二)南京政府承襲了民國政府的對蒙政策
(三)設置蒙藏院和蒙藏委員會
(四)其他措施
二、“日偽”政權統治下的蒙古地區(qū)宗教
三、藏傳佛教與近代蒙古社會
(一)藏傳佛教與近代蒙古社會政治
(二)九世班禪大師與內蒙古佛教
(三)民國時期的六世章嘉活佛
四、小結
第四章 內蒙古宗教改革
一、新中國初期內蒙古地區(qū)的宗教狀況
二、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三、內蒙古自治運動時期及新中國的宗教政策
四、宗教改革與無神論教育
(一)宗教改革的內容
(二)無神論教育
(三)宗教改革的意義
五、小結
第五章 宗教個案研究
一、錫勒圖庫倫喇嘛旗
(一)喇嘛旗設置的背景
(二)喇嘛旗設置的直接原因
(三)庫倫喇嘛旗的建制與沿革
(四)喇嘛旗的管理模式
二、學問寺——梅力更召
(一)蒙古語誦經淵遠流長
(二)梅力更召研究興起
(三)梅力更召傳人
三、章嘉活佛駐錫地——多倫匯宗寺
(一)建寺緣由
(二)龐大的寺廟建筑群
(三)宗教活動和管理中心——喇嘛印務處
(四)匯宗寺涅槃
四、“東藏”——蒙古貞瑞應寺
(一)“東方藏傳佛教文化中心”
(二)政教合一體制
(三)恢復與重建
五、小結
第六章 其他宗教類型
一、薩滿教的衰落與延續(xù)
(一)蒙古薩滿教概說
(二)蒙古薩滿教信仰系統
(三)薩滿教在蒙古社會的衰落和延續(xù)
二、伊斯蘭教居于一隅
(一)蒙古族穆斯林的由來
(二)蒙古族穆斯林清真寺
(三)蒙古族穆斯林的習俗
(四)現狀
三、基督宗教的傳播與發(fā)展
(一)基督宗教之初傳
(二)近代基督宗教傳播的背景
(三)天主教的傳播
(四)基督新教的傳播
(五)新中國蒙古族基督宗教狀況
(六)小結
第七章 新時期蒙古族宗教信仰問題
一、新時期黨的宗教政策
二、新時期內蒙古宗教狀況述描
三、新時期蒙古族宗教信仰特點
(一)宗教信仰呈多元化
(二)世俗化傾向明顯
(三)民間信仰的復蘇
(四)小結
結束語
附錄一 內蒙古自治區(qū)宗教信仰現狀調查報告(2004年)
附錄二 內蒙古自治區(qū)民族宗教調查報告(2005年)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