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蘇聯(lián)的一元化體制
第一章 一元化體制的建構
第一節(jié) 倉促的選擇
一、革命勝利之初的松散體制
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時期的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經濟體制
三、新經濟政策時期松散的經濟體制
第二節(jié) 一元化體制的形成
一、上世紀20年代的黨內爭論——一元化體制形成的催化劑
二、新經濟政策的終結
三、一元化體制形成的時代特點
四、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
五、大清洗及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的形成
六、上世紀30年代的意識形態(tài)一元化
第三節(jié) 一元化體制的特點
一、經濟體制的特征
二、政治體制的特點
三、文化體制的特點
第四節(jié) 一元化體制形成的原因
一、廣袤的空間——俄羅斯文化傳統(tǒng)形成的命定客觀環(huán)境
二、政治傳統(tǒng)
三、文化傳統(tǒng)
第五節(jié) 一元化體制的理論基礎
一、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論
二、工業(yè)化和集體化理論
三、其他相關理論
第二章 對一元化體制的改革
第一節(jié) 一元化體制的鞏固與發(fā)展
一、戰(zhàn)時的一元化體制
二、戰(zhàn)后的鞏固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以社會主義為導向對一元化體制的改革——赫魯曉夫時期
一、經濟體制的改革
二、政治體制改革
三、一元化的解凍
四、改革的反復及中止
第三節(jié) 以社會主義為導向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時期
一、短暫的改革
二、悄悄地重新斯大林主義化
三、長期的停滯
第三章 一元化體制的產品
第一節(jié) 產品之一——計劃經濟
一、計劃經濟的創(chuàng)新之處
二、計劃經濟的弊端
第二節(jié) 產品之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
一、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的成功之處
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的弊端
第三節(jié) 一元化體制走向終結
一、遲到的改革
二、一元化體制被迅速破除
三、一元化體制走向終結
下編 中國的和諧體制
第四章 社會主義的和諧體制
第一節(jié) 和諧的經濟體制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二、改革開放30年所有制理論的發(fā)展與突破
三、改革開放30年分配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
四、科學發(fā)展觀
第二節(jié) 和諧的政治體制
一、人民民主專政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
四、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第三節(jié) 和諧的文化體制
一、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第四節(jié) 和諧的社會體制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體制探索歷程
二、我國社會體制的基本框架
結語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