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現代儀表的發(fā)展
1.2 智能儀表的功能特點
1.3 智能儀表的結構
1.3.1 硬件系統(tǒng)組成
1.3.2 軟件系統(tǒng)組成
第2章 智能儀表的總體設計
2.1 智能儀表的設計原則、 思想及步驟
2.1.1 智能儀表的設計原則
2.1.2 智能儀表的設計思想
2.1.3 智能儀表的設計、 研發(fā)步驟
2.2 智能儀表設計中微處理器的選擇
2.2.1 智能儀表常用微處理器芯片
2.2.2 智能儀表設計中微處理器選擇實例
第3章 智能儀表的硬件設計
3.1 智能儀表的信號測量與數據采集
3.1.1 非電量測量及其接口電路
3.1.2 測量信號處理電路
3.1.3 數據采集電路
3.2 智能儀表的信號輸出通道
3.2.1 輸出信號種類及其通道的結構
3.2.2 D/A轉換芯片及其接口技術
3.2.3 模擬量輸出通道設計實例
3.2.4 開關量輸出通道結構及設計實例
3.3 智能儀表的人—機接口
3.3.1 鍵盤與接口
3.3.2 顯示接口技術
3.3.3 打印輸出接口技術
第4章 智能儀表的軟件設計
4.1 軟件設計過程
4.1.1 總體設計
4.1.2 詳細設計
4.1.3 編寫程序
4.1.4 程序調試
4.1.5 軟件維護
4.2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ǒng)及其應用
4.2.1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ǒng)
4.2.2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ǒng)應用
第5章 智能儀表的自動功能
5.1 自動測量
5.1.1 自動量程轉換
5.1.2 自動補償功能
5.2 誤差自動校準
5.2.1 系統(tǒng)誤差及其校準方法
5.2.2 智能儀表自動校準過程
5.3 故障自診斷
5.3.1 環(huán)繞自檢技術
5.3.2 數字電路故障自檢方法
5.3.3 模擬電路故障自檢方法
5.3.4 智能儀表故障自檢注意事項
第6章 智能儀表的數據處理及控制算法
6.1 測量過程的數據處理方法
6.1.1 測量結果的數值處理方法
6.1.2 測量結果的非數值處理
6.1.3 隨機信號的處理和分析
6.1.4 測量信號的頻譜分析
6.1.5 軟測量
6.2 智能儀表中常用的控制算法
6.2.1 PID控制
6.2.2 仿人智能控制
6.2.3 模糊控制
6.2.4 神經網絡控制器的設計
第7章 智能儀表的數據通信技術
7.1 智能儀表的標準通信總線
7.1.1 串行數據通信與接口總線
7.1.2 串行通信標準RS-485、RS-422及其接口方法
7.1.3 USB總線及其接口方法
7.2 現場總線網絡系統(tǒng)
7.2.1 現場總線概述
7.2.2 控制局域網總線——CAN
7.2.3 基于SJA1000的CAN總線通信技術
7.3 無線通信網絡技術
7.3.1 短距離無線數據網絡基礎
7.3.2 CC2430無線單片機
7.3.3 基于CC2430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結點的設計舉例
第8章 智能儀表的可靠性設計
8.1 可靠性設計的任務和方法
8.1.1 可靠性設計任務
8.1.2 可靠性設計的一般方法
8.2 硬件抗干擾設計
8.2.1 信號通道的濾波技術
8.2.2 屏蔽與接地
8.2.3 電路板的抗干擾設計與制作
8.3 電源的抗干擾技術
8.3.1 電源交流端的抑制干擾措施
8.3.2 電源直流端的抑制干擾措施
8.4 軟件抗干擾原理與方法
8.4.1 軟件可靠性設計
8.4.2 軟件抗干擾技術
第9章 智能儀表設計實例
9.1 項目概述及需求分析
9.1.1 項目概述
9.1.2 具體需求
9.1.3 一般性設計要求
9.2 總體設計
9.2.1 總體方案描述
9.2.2 功能詳述
9.2.3 選擇微處理器
9.2.4 硬件總體方案設計
9.2.5 軟件總體方案設計
9.3 硬件與軟件設計
9.3.1 硬件設計
9.3.2 軟件設計
9.3.3 儀表的調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