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永遠是歷史星空的最亮點;大國興衰,則始終是歷史研究的不變課題。一年前,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文獻紀錄片《大國崛起》再度掀起了關于這一課題的討論熱潮。其中,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的評論引起了我的關注。先生在對節(jié)目予以充分肯定的基礎上提出了兩點意見:一是關于標題,先生說:“在我看來,這部片子的標題并不十分恰切,因為問題并不在于一個國家是否能夠‘崛起’為稱雄一時的‘大國’,人民的福祉、國家的繁榮昌盛才是最重要的?!倍顷P于內容,先生說:“對于所論各國興起的思想和人文基礎著墨不多,……實際上,西歐國家的興起,幾乎無不是以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和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推動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先導的。人們往往強調技術進步對于西方國家興起的推動,而忽視文化、思想變革和認知進步所起的作用?!眳窍壬砸舱俏乙恢彼胨嫉?。的確,一個國家能夠崛起為稱雄一時的“大國”并不難,難的是如何使這種崛起變得“可持續(xù)”,如何使這種崛起等同于人民的福祉和國家的繁榮昌盛。經過一年多的閱讀、思考和研究,筆者發(fā)現,破解這一難題的鑰匙或許恰恰應該在被忽視的文化因素中去尋找,于是就有了《大國崛起的文化解讀》的醞釀、寫作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