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IPv6單播路由選擇協(xié)議
1.1 引言
1.2 路由選擇概念概述
1.3 基于向量的算法和鏈路狀態(tài)算法概述
1.3.1 距離向量算法
1.3.2 路徑向量算法
1.3.3 鏈路狀態(tài)算法
1.4 RIPng簡介
1.4.1 RIPng報文格式
1.4.2 RIPng操作
1.4.3 RIPng存在的問題
1.5 BGP4+簡介
1.5.1 BGP4+操作
1.5.2 BGP4+報文
1.5.3 路徑屬性
1.5.4 BGP4+的IPv6擴展
1.5.5 BGP4+路由選擇過程
1.6 OSPFv3簡介
1.6.1 路由器鄰接和LSDB同步
1.6.2 區(qū)域類型和路由器分類
1.6.3 鏈路狀態(tài)廣告和LSA類型
1.6.4 LSA格式
1.6.5 OSPF樹的構造和路由計算
1.7 代碼介紹
1.8 BSD內核中的IPv6路由表
1.9 路由選擇API
1.9.1 路由選擇套接字
1.9.2 通過sysctl()轉儲路由表
1.10 route6d守護進程概述
1.11 公用數據結構、例程和全局變量
1.11.1 RIPng報文結構
1.11.2 route6d的路由表
1.11.3 本地接口的結構
1.11.4 route6d路由過濾器條目
1.11.5 子例程和全局變量
1.12 接口配置
1.12.1 ifconfig()函數
1.12.2 ifconfig1()函數
1.13 RIPng協(xié)議操作
1.13.1 sendrequest()函數
1.13.2 riprecv()函數
1.13.3 riprequest()函數
1.13.4 ripsend()函數
1.13.5 ripalarm()函數
1.14 使用route6d的路由選擇操作
1.14.1 葉子網絡
1.14.2 簡單環(huán)狀網
1.14.3 層次網
第2章 IPv6多播技術
2.1 引言
2.2 IPv6多播地址到第2層多播地址的映射
2.3 多播監(jiān)聽發(fā)現協(xié)議
2.3.1 MLD協(xié)議報文格式
2.3.2 路由器警告選項
2.3.3 源地址選擇
2.3.4 目的地址選擇
2.3.5 MLD查詢器
2.3.6 操作變量
2.3.7 MLD的加入進程
2.3.8 MLD離開進程
2.4 多播路由選擇的基本原理
2.4.1 反向路徑轉發(fā)
2.4.2 多播路由選擇模型
2.4.3 協(xié)議無關多播
2.4.4 PIM的IPv6特定問題
2.4.5 IPv6多播的未來:MLDv2和SSM
2.5 代碼介紹
2.6 MLD實現
2.6.1 類型和結構
2.6.2 mld6_init()函數
2.6.3 加入組:mld6_start_listening()函數
2.6.4 離開組:mld6_stop_listening()函數
2.6.5 輸入處理:mld6_input()函數
2.6.6 mld6_fasttimeo()函數
2.6.7 mld6_sendpkt()函數
2.6.8 mld_allocbuf()函數
……
第3章 IPv6的DNS
第4章 DHCPv6
第5章 移動IPv6
第6章 IPv6與IP安全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