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法評論(第2 3卷)》作為論壇的第二、三卷,我們獲得了國內外名家學者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德國科隆大學航空法與空間法研究所所長Stephen Hobe教授、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國家遙感、航空和空間法中心主任Joanne hene Gabiynowicz教授、法國西布列塔尼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主任Armel Kerrest教授和意大利米蘭大學的Marco Pedrazzi教授,他們分別就有關自然資源開采與獲得的現(xiàn)有法律與規(guī)制框架的充分性、國家政府的地球遙感法律和政策、面臨私有化和單邊主義危險的空間法和空間合作的法律問題等專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書發(fā)表了他們大作的譯文,期待國外名家學者的研究能為我們開拓新的學術領域和研究范式。國內的空間法專家馬新民先生、趙云博士、尹玉海教授、戚永亮秘書長、高國柱博士等也慷慨賜稿。我們首先刊登了外交部條法司馬新民處長所撰寫的國際空間法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馬處長對空間法有濃厚的興趣和深入研究,近期又經常參加國際空間法的各種國際論壇的立法和交流工作,對于空間法的總體把握是非常全面的。本書同時刊登了趙云和蔡高強兩位教授對空間旅游的法律問題這一令人興味盎然的專題研究,以及趙海峰教授的有關我國空間立法現(xiàn)狀與展望的長文。本書還刊登了其他若干國內專家學者的文章,研究的領域涉及發(fā)射國的確定、航天發(fā)射、空間碎片、私營外層空間活動等方面的法律問題。同時,為了方便各位專家學者和其他讀者的研究,還刊登了有關空間法的若干國內、國際和外國的重要文件、法律、條約、規(guī)章和草案。其中聯(lián)大核可的聯(lián)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外空碎片減緩準則、聯(lián)合國大會關于國家和國際組織在登記問題上的實踐的建議,以及2008年通過的法國空間活動法,反映了國際與國家空間立法的最新發(fā)展動向,值得密切關注。其他相關的專欄還有:空間法學術信息、書評、空間法大事記等。從空間法學術信息欄目,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來我國空間法研究蓬勃發(fā)展的趨勢。空間法大事記主要記載了自2006到2007年發(fā)生在國際、區(qū)域和國內層次的空間法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