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叢書的“總序”,往往是灑灑萬言。但我欲用最直接、最簡潔的文字寫就本套叢書的“總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讀者完全可以從本套叢書所收錄的內容上準確無誤地判斷出其出版價值及意義。個人認為,推出《中國民事訴訟法制百年進程》這套叢書,旨在增進理論界、實務界對近百年來我國民事訴訟法制發(fā)展狀況的了解,通過整理、匯編、說明文獻資料的方式,努力搭建公開、平等的學術平臺,增加學術積累,滿足立法及實務之需,促進本學科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因此,本套叢書追求的最大價值不在于證明編纂者的創(chuàng)造,而在于渴望讀者們、利用者們的發(fā)現。自光緒二十八年四月丙申(1902年5月13日)清政府下詔沈家本、伍庭芳主持修律及拉開中國法制現代化之序幕,時至今日剛逾百年。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百年進程,既是中華固有法制和法律思想全面走向衰敗以及西方現代法制、法律文化逐漸本土化的過程,也是我國民事訴訟法制及其理論不斷走向獨立、成熟和體系化的過程,全面認識和評價這一過程,對于今天的立法者、司法者和研究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但我國目前尚未有全面總結民事訴訟法制現代化百年進程中的立法成果、理論成果的文獻資料集,而彌補這一空白當屬民事訴訟法學者應為的一項學科基礎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