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論題的緣起與價值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基本內容與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制憲權的一般理論
第一節(jié) 制憲權概念與起源
一、制憲權的概念
二、制憲權的起源
第二節(jié) 制憲權的思想淵源
一、根本法思想
二、人民主權思想
三、立憲主義
第三節(jié) 制憲權的性質
一、制憲權的至上性
二、制憲權的政治性
三、制憲權的不可替代性
四、制憲權是“始源性”的、最為基礎性的權利
五、制憲權的制約性
第四節(jié) 制憲權的憲政價值
第二章 修憲權的正當性
第一節(jié) 修憲與憲法適應性
一、憲法修改的兩種理論
二、修憲的必要性
三、修憲與憲法適應性
四、修憲權的正當性基礎之一:確保憲法適應性
第二節(jié) 修憲與憲法基本價值
一、法的價值概述
二、憲法價值
三、修憲權正當性基礎之二:確保憲法基本價值的延續(xù)性
第三節(jié) 修憲權與憲政秩序
一、憲政的概念與特征
二、憲法與憲政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三、修憲權正當性基礎之三:穩(wěn)定與發(fā)展憲政秩序
第三章 修憲權的性質與地位
第一節(jié) 修憲權與制憲權
一、“區(qū)別說”與“無區(qū)別說”
二、修憲權與制憲權的區(qū)別
第二節(jié) 修憲權與釋憲權
一、憲法解釋概述
二、修憲權與釋憲權的辯證關系
第三節(jié) 修憲權與一般國家權力
一、國家權力概述
二、修憲權與一般國家權力的關系
第四節(jié) 憲法修改與相關概念的區(qū)別
第四章 修憲權的界限
第一節(jié) 修憲權界限的兩種理論
一、修憲權界限否定論
二、修憲權界限肯定論
三、兩種理論的簡要評價
第二節(jié) 修憲權的界限
一、憲法基本精神與原則的約束
二、自然法精神的約束
三、國際法的制約
四、實定法上的限制
第三節(jié) 超越修憲權界限的處理
第五章 修憲權的歸屬與存在方式
第一節(jié) 修憲權屬于人民
一、修憲權屬于人民是保障人權的需要
二、修憲權屬于人民是實現人民主權的需要
三、修憲權屬于人民是由憲法的性質所決定的
第二節(jié) 修憲權的存在方式
一、公民行使修憲權
二、國家機關行使修憲權
第六章 修憲權的構成與修憲程序
第一節(jié) 修憲權的構成
一、修憲法案的動議權
二、修憲法案的審議權
三、修憲法案的通過權
四、修憲法案的批準權
五、修憲法案的公布權
第二節(jié) 修憲的基本程序
一、法律程序的價值
二、修憲的基本程序
三、修憲議決程序
四、公布程序
第七章 修憲權在中國:回顧與反思
第一節(jié) 近代中國修憲權的回顧與憲法失敗
一、近代中國修憲權的憲法規(guī)定及特點
二、近代中國的憲法失敗
第二節(jié) 新中國修憲權的回顧
一、新中國修憲權的憲法規(guī)定與特點
二、新中國修憲實踐及其評價
第三節(jié) 中國憲法良性化的若干思考
一、明確立憲的目的與憲法調整的范圍
二、進一步規(guī)范與完善修憲程序
三、實施憲法,豐富憲法發(fā)展方式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