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編輯這本論文選的主要目的,是配合教學改革,提供一本文科基地班和中文本科論文寫作課程的基本教材,便于教師直接面對學生現(xiàn)身說法,加強教學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入選論文的教師,在授課時不必復述論文的內容,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的介紹上。將從搜集材料開始到最后得出結論的思辨過程展示給學生。這一講授方法,應當是重過程勝于重結論,因為學術結論常常是知識性的,而學術過程卻必須貫串思辨性并顯示出方法論的意義。知識性的結論,固然需要強記,但不必也不可能全由課堂教學獲得;而思辨的方法,由于是論文的軟件,具有隱藏不露的性質,若由論文作者親自點撥,理當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思辨方法學好了將會終生受益。學術工作的目的在于確定事實和尋求真理。歷史的真實常被重重迷霧遮蓋;真理,則眾所周知,是相對的。學術工作應當樹立自己的終極關懷,卻不可能有自己的終極結論。論文入選本書的作者可以有自己理所當然的學術自信,卻不必有超越常度的學術自負。因此在講授入選論題時既需要充分說明自己的“得”與“成”,也不妨說說自己可能會有的“失”或“敗”。坦承自己學術工作的不足與缺陷,既顯示出胸襟氣度,也是不斷戰(zhàn)勝自我,走向更高學術起點的必由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