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成敗背后的中國文化

成敗背后的中國文化

成敗背后的中國文化

定 價:¥38.00

作 者: 寶貢敏 著
出版社: 山西經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文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7671084 出版時間: 2009-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87 字數:  

內容簡介

  《成敗前后的中國文化》既是一本理論著作,又是一本實用的大眾讀物,是人們認識文化,處理好人與人之間與文化相關的關系,實現和諧發(fā)展的書?!冻蓴∏昂蟮闹袊幕芳瓤梢宰鳛檠芯抗ぷ髡唛_展理論研究的基礎性書籍,也可作為人們了解文化的一般性讀本。作為一本闡述理論、面向大眾的書,《成敗前后的中國文化》一方面力求在理論上介紹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展示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讓理論成為體系;另一方面,盡量簡化理論推演與計算過程,使讀者在掌握理論基本內容的過程中不受或少受專業(yè)、數學背景等的限制。每個讀者感興趣的問題不盡相同,對于特別注重實際問題分析的讀者,可跳過理論性特別強的第一章和第十二章,直接閱讀相關章節(jié)?!冻蓴∏昂蟮闹袊幕吩谡w上成體系,同時各章又相互獨立,單獨閱讀一章或幾章是可行的,也是有用的。當然。對于理論研究者,對于希望深刻理解中國文化的讀者,完整閱讀是必要的。

作者簡介

暫缺《成敗背后的中國文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導讀
1.文化理論:人的行為與選擇的透視
1.1 文化的含義
1.2 管理文化(行為文化、經濟文化)
1.3 文化產生的原因
1.4 文化的特點
1.5 文化的基本構成
1.6 動態(tài)文化理論
1.7 文化的作用
1.8 小結
2.中國文化:一個鳥瞰
 2.1 中國文化的含義
 2.2 中國文化的基本宏觀結構
 2.3 中國社會中存在的幾個基本文化現象
 2.4 中國文化中幾個主要文化現象之間的關系
 2.5 小結
3.“內戰(zhàn)”與“外戰(zhàn)”:收斂型發(fā)展與發(fā)散型發(fā)展
 3.1 人類基本生存與發(fā)展的基本模式:集約型與粗放型
 3.2 人類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模式選擇
 3.3 “內戰(zhàn)”主導與“外戰(zhàn)”主導
 3.4 中國的文化:歸根與收斂
 3.5 英國的文化:開放與發(fā)散
 3.6 中英文化的評述與人類未來之發(fā)展
 3.7 小結
4.過程論與結果論:哪個才是創(chuàng)新之母
4.1 過程論:辦好事與辦事好
4.2 結果論:拿到果子是能人
4.3 結果論與過程論對人們創(chuàng)新行為的影響
4.4 創(chuàng)新的過程論與結果論之悖論
4.5 過程論、結果論對創(chuàng)新影響的概念框架
4.6 我國主流文化的社會評價特點
4.7 小結
5.道與術:為什么諸葛亮屢敗屢戰(zhàn)仍為神
5.1 道、術是對知識、規(guī)律、技能的分類
5.2 國人眼里的道
5.3 道與術的含義
5.4 道與術的關系
5.5 國人道的境界
5.6 關于道與術的幾點猜想
 5.7 小結
6.中國人:不同眼中。不同秩序
6.1 基于等級觀念的秩序——國人的傳統(tǒng)教化經典
6.2 高貴——等級上一層——國人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表現:語言與用詞
6.3 一切秩序:以官為準
 6.4 等級與秩序:“授命于天”
 6.5 基于等級秩序的適用范圍
 6.6 傳統(tǒng)秩序文化向先進秩序文化演化
 6.7 小結
7.面子:形象與尊嚴、行為與藝術
 7.1 面子現象
 7.2 面子的含義與結構
 7.3 面子產生的根源
 7.4 影響面子的因素
 7.5 面子的作用
 7.6 面子策略或哲學
 7.7 有關面子管理的進一步思考:面子理論拓展
 7.8 小結
8.復雜的共同利益實現形式:集體主義及其驅動力
 8.1 集體主義的概念
 8.2 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理論的構建:基礎理論
 8.3 國人的分類模式及其特殊集體主義
 8.4 中國、德國、日本典型集體主義行為比較
 8.5 集體主義的作用
 8.6 小結
9.關系:全面看人還是蜘蛛結網
 9.1 國人的關系現象
 9.2 關系的概念
 9.3 關系的作用
 9.4 關系發(fā)生作用的機理
 9.5 關系產生的理論基礎
 9.6 關系的構建
9.7 關系的結構
9.8 關系的使用
9.9 關系的發(fā)展與演變
9.10 關系對社會發(fā)展的意義
9.11 小結
10.心照不宣:中國人的溝通藝術
 10.1 溝通的含義與種類
 10.2 國人的溝通文化與藝術
 10.3 國人溝通的理論思考
 10.4 小結
11.權力文化:做雞頭還是做鳳尾
 11.1 權力在社會中的角色
 11 2 權力的含義與特點
 11.3 公權力神授、民授與權力等級
 11.4 平天下:公權力管萬物,是治人、治天下之道
 11.5 集權傾向
 11.6 強強聯手難:一山不容兩虎
 11.7 禮儀中心
 11.8 權威導向
 11.9 國人的理想領導與部下結構
 11.10 小結
12.信任:看似簡單,實則奧妙 
 12.1 誠信、信任的概念 
 12.2 信任的種類及其特征
 12.3 兩兩博弈的信任關系分析
 12.4 一般社會誠信規(guī)律與誠信的根本意義
 12.5 誠信社會建設:普遍信任、宏觀與社會視角的分析
12.6 誠信社會建設:特殊信任、企業(yè)視角的分析
12.7 誠信社會建設:特殊信任、個人視角的分析
12.8 小結
13.特殊信任:明知阿斗扶不起,但還要為不可為之事
 13.1 國人信任的基本理論
 13.2 熟人與生人
 13.3 權威認知信任
 13.4 血緣認同信任
 13.5 緣認同信任
 13.6 對外人的不信任
 13.7 信任的個人依賴性
 13.8 小結
14.和諧:是境界,是目標
14.1 和諧的機理
14.2 和諧的文化含義
14.3 君子之和,和而不同
14.4 君子之和,是藝術,是美德,是中庸,是度的把握
14.5 現實之和諧
14.6 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
14.7 物物之和
14.8 小結
15.凡事豫則立:成功之道,存乎一心
 15.1 凡事豫則立的含義
 15.2 遠慮
15.3 見微知著
 15.4 防患于未然
 15.5 居安思危
 15.6 防人之心不可無
 15.7 發(fā)展利器
 15.8 小心翼翼,謹慎行事
 15.9 韜光養(yǎng)晦
 15.10 準備周密,238
 15.11 關于凡事豫則立的進一步思考
 15.12 小結
16.情、理、法:凡人為事必由之
16.1 情、理、法的含義
16.2 情、理、法的關系
16.3 國人關于情、理、法的文化
16.4 小結
17.文化國際比較:國際視角看自己
 17.1 國別文化的測量
 17.2 郝夫史臺德的研究結論的分析與認識
 17.3 我國文化特點的進一步分析
 17.4 美國文化與美國企業(yè)管理模式的配合
 17.5 日本文化與日本企業(yè)管理模式的配合
 17.6 德國文化與德國企業(yè)管理模式的配合
 17.7 適合我國文化的中國式管理模式及其戰(zhàn)略管理意義
 17.8 小結
18.望遠世界:跨文化的理解與合作
18.1 理解與誤解
18.2 理解:真的萬歲
18.3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合作與沖突理論
18.4 小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