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久1920年生于東北,垂髫之年,目睹“9·18”事變,民族危亡,國家衰微,人民受難,沖擊幼小心靈,應志科學救國。他發(fā)憤讀書,出國留學,接受新科學,新思想?;貒笥值奖本┐髮W哲學系研讀。恩久一生治學,勤勉嚴謹。他專攻哲學、心理學,憑著堅實的德語、日語、英語、法語、俄語功底,翻譯、介紹、研究西方哲學與心理學,兼及古典與現(xiàn)代,溝通中西,汲取文明成果。尼采、康德、狄慈根、馮特、弗洛伊德、皮亞杰等等哲學家和心理學家,悉心探究。爾后,對中國哲學和心理學也做涉獵,融會貫通,中西合璧。十年“文革”浩劫,他身在“牛棚”,心系學術,不肯虛度年華,于是研究英語教學,作《毛主席語錄》英譯本的語法、語言注釋,寫《英語語調實踐手冊》。學者學者,時時刻刻,不離本色,雖然時危世艱,但他堅信科學的春天必將來臨。因此,在1978年時來運轉之后,他更是爭分奪秒,深感時不我待,孜孜不倦,努力工作。既有著作,又有翻譯;既要自己著書立說,又要協(xié)助高覺敷老人完成許多重大工程;既教書,又帶研究生;還到處奔波,參加有關學術會議,舉辦各種培訓班。明媚春陽,學術研究百廢俱興,恩久厚積薄發(fā),與時俱進,盡職盡責,與有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