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倫理篇
1.“文獻”之我見——兼與單柳溪同志商榷
2.論傳統(tǒng)文獻學的內涵、范圍和體系諸問題
3.再論“文獻”內涵與版本目錄學分類問題
4.歷史編纂學論綱
5.簡論當前古籍整理研究的方式與方向
考實篇
6.鄭默《中經》首創(chuàng)四部分類法考辨
7.“窳”、“窳”辨正
8.《史記·天官書》與傳統(tǒng)儒教
9.《爾雅郭注》版本考
10.葛洪《抱樸子·遐覽》篇及其意義簡析
11.唐玄宗《老子注疏》特點簡析
12.簡論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的文化價值
13.簡論杜光庭《道德真經廣圣義》的詮釋宗旨
14.《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經疏》辨誤
15.《舊五代史》考辨
16.論王念孫《史記雜志》的內容與價值——兼與錢大昕《史記考異》、梁玉繩《史記志疑》比較
評述篇
17.張舜徽與清代揚州學派研究
18.博觀約取推陳出新——評張舜徽先生《清儒學記》
19.一代宗師風范永存——紀念張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20.《爾雅》研究述評
21.厚積薄發(fā)匠心獨運——評趙國華著《中國兵學史》
22.采眾家之長繪一方麗色——全國民族院校專用教材《中國歷史文選》編后瑣語
23.求真去故心裁別識——章學誠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
24.朱子學與上饒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