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xué)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較研究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較研究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較研究

定 價:¥26.00

作 者: 張中秋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法理學(xué)

ISBN: 9787503696473 出版時間: 2009-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30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較研究:以唐與清末中日文化的輸出與輸入為視點》以唐與清末中日法律文化的輸出與輸入為視點,集中比較和探討了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動因、選擇、繼受與變通、效果與影響、成敗得失的原因,以及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的一般原理和特殊意義,最后附有隋唐及清末中日法律與文化相關(guān)事項年表等參考資料。全書具有深度分析和高度概括的特點,對中日和中外法律文化交流的歷史理解與當(dāng)代實踐,均有啟發(fā)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張中秋,男,1962年生,法學(xué)博士,中國政法大學(xué)法律史學(xué)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研究方向為法律文化,代表作有《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

圖書目錄

引子:我與本書
緒言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簡況
第一章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動因比較
第一節(jié) 古代日本輸入唐代法律文化的動因
第二節(jié) 晚清中國輸入日本法律文化的動因
第二章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選擇比較
第一節(jié) 古代日本輸入唐代法律文化的選擇
一、古代日本輸入域外法律文化對象國的選擇
二、古代日本輸入唐代法律文化途徑和方式的選擇
第二節(jié) 晚清中國輸入日本法律文化的選擇
一、晚清中國輸入域外法律文化對象國的選擇
二、晚清中國輸入日本法律文化途徑和方式的選擇
第三章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中的繼受與變通比較
第一節(jié) 古代日本對唐代法律文化的繼受與變通
一、古代日本對唐代法律思想、體系和篇目的繼受與變通
二、古代日本對唐代法律制度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繼受與變通
第二節(jié) 晚清中國對日本法律文化的繼受與變通
一、晚清中國對日本法律思想、體系和篇目的繼受與變通
二、晚清中國對日本法律制度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繼受與變通
第四章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效果與影響比較
第一節(jié) 古代日本輸入唐代法律文化的效果與影響
一、古代日本輸入唐代法律文化與天皇制的確立和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
二、古代日本輸入唐代法律文化與法制社會的形成
三、古代日本輸入唐代法律文化中的形式主義失誤及其本土化趨勢
第二節(jié) 晚清中國輸入日本法律文化的效果與影響
一、晚清中國輸入日本法律文化的效果與影響之一:外患與官制改革和預(yù)備立憲
二、晚清中國輸入日本法律文化的效果與影響之二: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與內(nèi)亂問題
三、晚清中國輸入日本法律文化的效果與影響之三:皇位不固及其他意義
第五章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成敗得失的原因比較
第一節(jié)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成敗得失的時空觀
第二節(jié)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成敗得失的背景觀
第三節(jié)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成敗得失的人物觀
第六章 原理與意義:對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透視
第一節(jié)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一般原理
一、法律文化發(fā)展的不平衡和人的作用,決定了法律文化交流在理論上的必然性和現(xiàn)實上的可能性
二、調(diào)適域外先進文化與本土固有傳統(tǒng),決定了法律文化交流的成敗得失
三、法律文化的類型及其相關(guān)要素,構(gòu)成了并影響著法律文化交流中的難與易
第二節(jié)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特殊意義
一、保持世界意識,追求民族尊嚴(yán)
二、堅持積極的歷史觀和有理想的現(xiàn)實主義
三、保證足夠的投入,還有理性、時間和耐心
附錄Ⅰ隋唐及清末中日法律與文化及相關(guān)事項年表
附錄Ⅱ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