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研究當代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產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和特殊性,運用國際貿易等理論論述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產生動因,高等教育服務貿易格局和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利益,揭示高等教育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保護性的政策傾向,為世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研究提供一個獨特的貿易視角。導論主要闡述了高等教育的非營利性與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營利性的邏輯關系,介紹了目前WT0框架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概念和運行模式,以及由此產生的不同觀點,并就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相關領域的研究作了綜述。第一章 主要介紹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產生和發(fā)展的狀況。著重解釋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概念,產生的背景和產生的過程,以及發(fā)達國家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現狀。第二章運用產業(yè)經濟學理論,分析了高等教育產業(yè)的特性,及其與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關系,即所謂產業(yè)是源,貿易是流,源遠才能流長;同時運用現代比較優(yōu)勢理論,借助產業(yè)內貿易的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產生的三大動因。第三章在評述競爭優(yōu)勢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市場的形成和競爭的特點,論述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競爭優(yōu)勢的生產要素、需求要素、組織效率、政府政策和文化傳統(tǒng)等五方面內容構成的決定因素。第四章借鑒人力資本投資理論和新增長理論的有關原理,闡述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廣義的利益觀念,并根據人力資本國際流動的理論,對留學個人、留學生接收國和留學生輸出國的福利情況進行了經濟學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福利效應。第五章在評價國際服務貿易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的基礎上,分析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自由化政策和措施;并從經濟利益、教育主權和文化取向三個方面剖析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保護性政策傾向。第六章主要介紹了我國當前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現狀和發(fā)展對策,尤其是對我國境外消費和中外合作辦學方式下的教育服務貿易進行了進一步論述,并就發(fā)展我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和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提出了應對之策。本書比較系統(tǒng)地論述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問題,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問題的研究框架和體系。吸收和借鑒了國際貿易理論、人力資本投資理論和高等教育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實證與規(guī)范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高等教育的貿易概念、貿易動因、貿易格局、貿易利益和貿易政策導向及我國的對策等問題,進行了嘗試性的研究。盡管這種研究是比較初步的,但是改變了目前零散的研究狀況,奠定了該題目的研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