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嵌入式系統(tǒng)概論
1.1 嵌入式系統(tǒng)的概念
1.1.1 嵌入式系統(tǒng)的感性認識
1.1.2 嵌入式系統(tǒng)定義
1.1.3 嵌入式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
1.1.4 嵌入式系統(tǒng)的特點
1.2 嵌入式微處理器
1.2.1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類型
1.2.2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選型
1.3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
1.3.1 操作系統(tǒng)
1.3.2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特點
1.3.3 常見的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
1.3.4 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選擇
1.4 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軟件開發(fā)
1.4.1 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軟件開發(fā)的特點
1.4.2 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軟件的結構體系
1.5 嵌入式系統(tǒng)的應用
1.5.1 嵌入式系統(tǒng)的應用模式
1.5.2 嵌入式系統(tǒng)的應用領域
習題
第2章 ARM微處理器的體系結構
2.1 ARM微處理器
2.1.1 ARM微處理器概述
2.1.2 ARM系列微處理器
2.1.3 ARM微處理器的特點
2.2 ARM的體系結構
2.2.1 ARM微處理器的CPU結構
2.2.2 ARM微處理器的精簡指令集
2.2.3 ARM微處理器的多級流水線
2.3 ARM微處理器的工作狀態(tài)和運行模式
2.3.1 ARM微處理器的工作狀態(tài)
2.3.2 ARM微處理器的運行模式
2.4 ARM微處理器的寄存器組織
2.4.1 ARM狀態(tài)下的寄存器
2.4.2 Thumb狀態(tài)下的寄存器
2.5 ARM支持的數據類型和存儲模式
2.5.1 ARM支持的數據類型
2.5.2 ARM支持的存儲模式
2.5.3 ARM支持的I/O尋址
2.6 ARM微處理器的異常
2.6.1 ARM的異常類型
2.6.2 異常的響應及返回
2.6.3 異常的描述
2.6.4 異常服務程序
2.7 典型ARM微處理器芯片S3C2410A
2.7.1 S3C2410A芯片概述
2.7.2 S3C2410A芯片的內部結構
2.7.3 S3C2410A芯片的引腳及功能
2.7.4 S3C2410A芯片與80C51單片機的比較
2.8 基于$3C2410A微處理器的典型實驗平臺
2.8.1 實驗平臺概述
2.8.2 實驗平臺的組成
2.9 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實例設計
2.9.1 應用系統(tǒng)概述
2.9.2 硬件結構框圖
2.9.3 軟件流程圖
2.9.4 測試結果
習題
第3章 ARM指令系統(tǒng)與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3.1 ARM指令系統(tǒng)概述
3.1.1 ARM指令系統(tǒng)的特點
3.1.2 ARM匯編指令的基本格式
3.1.3 ARM指令的條件域
3.2 ARM指令的尋址方式
3.3 ARM指令的分類介紹
3.3.1 數據處理指令
3.3.2 加載/存儲指令
3.3.3 轉移指令
3.3.4 程序狀態(tài)寄存器訪問指令
3.3.5 軟件中斷指令
3.4 Thumb指令集
3.5 ARM的偽指令
3.6 ARM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舉例
3.6.1 分支結構
3.6.2 循環(huán)結構
3.6.3 主子結構
習題
第4章 ARM的C語言程序設計
4.1 概述
4.1.1 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程序的編程語言
4.1 I2嵌入式系統(tǒng)C語言程序設計需考慮的問題
4.2 數據類型
4.2.1 C語言的數據類型
4.2.2 ARM的C編譯器支持的基本數據類型
4.3 常量與變量
4.3.1 常量
4.3.2 變量
4.4 預處理指令
4.4.1 文件包含預處理指令
4.4.2 宏定義預處理指令
4.4.3 條件編譯預處理指令
4.4.4 預處理指令#pragma
4.5 位運算
4.5.1 “按位與”運算
4.5.2 “按位或”運算
4.5.3 “移位”運算
4.6 函數
4.6.1 函數概述
4.6.2 中斷函數
4.6.3 可重入函數
4.7 應用程序的結構
4.8 C語言應用程序舉例
習題
第5章 ADS 1.2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簡介
5.1 ADS 1.2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組成與功能
5.1.1 ADS 1.2 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組成
5.1.2 CodeWarrior和AXD
5.2 ADS 1.2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安裝
5.3 ADS 1.2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使用
5.3.1 開發(fā)環(huán)境的配置
5.3.2 程序的編輯、編譯和鏈接
5.3.3 程序的調試和運行
5.4 ADS 1.2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應用
5.4.1 ARM匯編語言程序的編輯、匯編鏈接、調試運行
5.4.2 ARM C語言程序的編輯、編譯鏈接、調試運行
習題
第6章 S3C2410A的基本接口及應用設計
6.1 S3C2410A的串行接口與串行通信
6.1.1 S3C2410AUART的內部結構
6.1.2 S3C2410AUART的功能
6.1.3 波特率的計算
6.1.4 UART的初始化
6.1.5 UART數據的發(fā)送與接收的編程
6.1.6 串行通信編程舉例
6.2 S3C2410A的通用I/O接口及應用
6.2.1 GPIO的原理與結構
6.2.2 GPIO的初始化及輸入/輸出操作
6.2.3 GPIO的應用舉例
6.3 S3C2410A的A/D轉換接口
6.3.1 A/D轉換的基本概念
6.3.2 S3C2410A的A/D轉換器
6.3.3 A/D轉換的應用編程
6.4 S3C2410A的L.CD接口
6.4.1 LCD的工作原理
6.4.2 S3C2410A的LCD控制器
6.4.3 S3C2410A的L,CD應用編程
6.5 S3C2410A的觸摸屏接口及應用
6.5.1 觸摸屏的工作原理
6.5.2 S3C2410A的觸摸屏控制接口
6.5.3 觸摸屏控制接口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6.5.4 觸摸屏應用編程
習題
第7章 刪的存儲器系統(tǒng)
7.1 存儲器系統(tǒng)概述
7.1.1 存儲器系統(tǒng)的分層結構
7.1.2 常用的存儲器
7.2 S3C2410A微處理器的存儲系統(tǒng)
7.2.1 S3C2410A的存儲空間
7.2.2 S3C2410A存儲空間的映射
7.2.3 S3C2410A的存儲控制寄存器
7.3 NAND Flash存儲器的擴展
7.3.1 NAND Flash存儲器概述
7.3.2 NAND Flash的運行模式
7.3.3 NAND Flash芯片簡介
7.3.4 NAND Flash的接口設計
7.3.5 NAND Flash的控制寄存器
7.4 SDRAM存儲器的擴展
7.4.1 SDRAM存儲器概述
7.4.2 SDRAM芯片簡介
7.4.3 SDRAM的接口設計
習題
第8章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ǒng)μC/OS-Ⅱ
8.1 μC/OS-Ⅱ實時操作系統(tǒng)概述
8.1.1 μC/OS-Ⅱ的特點
8.1.2 μC/OS-Ⅱ的體系結構
8.1.3 μC/OS-Ⅱ提供的系統(tǒng)服務
8.2 μC/OS-Ⅱ中的任務
8.2.1 任務的基本概念
8.2.2 任務的狀態(tài)
8.2.3 任務代碼
8.2.4 系統(tǒng)任務
8.2.5 任務的優(yōu)先級、任務的堆棧和任務控制塊
8.2.6 任務的調度
8.2.7 任務的創(chuàng)建
8.2.8 μC/OS-Ⅱ的初始化和任務的啟動
8.2.9 編程舉例
8.3 μC/OS-Ⅱ的任務同步與通信
8.3.1 任務之間的協(xié)調
8.3.2 信號量
8.3.3 消息郵箱
8.3.4 消息隊列
8.4 μC/OS-Ⅱ的移植
8.4.1 μC/OS-Ⅱ移植的基本要求與工作內容
8.4.2 μC/OS-Ⅱ在S3C2410A微處理器上的移植
習題
第9章 擴展接口的應用設計
9.1 RS-485接口的應用設計
9.1.1 RS-485接口概述
9.1.2 RS-485接口雙機通信的硬件設計
9.1.3 RS-485接口雙機通信的軟件編程
9.1.4 RS-485接口的多機通信設計
9.2 CAN總線接口的應用設計
9.2.1 CAN總線接口概述
9.2.2 CAN總線接口的硬件設計
9.2.3 CAN總線接口的控制命令
9.2.4 CAN總線接口的軟件編程
9.3 GPRS遠程通訊系統(tǒng)的設計
9.3.1 GPRS接口概述
9.3.2 GPRS接口模塊及AT指令集簡介
9.3.3 GPRS遠程通信系統(tǒng)接口的硬件設計
9.3.4 GPRS遠程通信系統(tǒng)的軟件編程
9.4 GPS地理定位系統(tǒng)的設計
9.4.1 GPS接口模塊概述
9.4.2 GPS地理定位系統(tǒng)的設計
習題
附錄
附錄A S3C2410A的引腳及名稱
附錄B 常用的頭文件和系統(tǒng)引導程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