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界說
第一節(jié) 民族精神的一般界說及其哲學理解
一、全球化時代的挑戰(zhàn)與民族精神的弘揚
二、民族精神與民族意識的關聯和區(qū)分
三、民族精神的理論溯源和現代語境
第二節(jié) 人的生命活動與民族精神
一、人的生命活動與意識及自我意識的形成
二、人的生命活動的“三位一體”
三、民族的集體意識與集體無意識
第三節(jié) 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與功能
一、民族精神的群體性與個體性、普遍性與特殊性
二、民族精神的時代性和超越性
三、民族精神的歷史形成
四、民族精神的功能
第四節(jié) 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
一、民族精神的符號化形式
二、民族精神的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
三、不同文化類型及其信仰下的民族精神
四、民族精神的多樣性及其融通方式
第五節(jié) 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認識
一、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現代認識
二、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三、中華民族精神的曲折發(fā)展歷程
四、走向世界的中華民族精神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
第二章 民族精神研究的問題背景
第一節(jié) 現代性處境下的民族精神
一、現代性的源起與內涵
二、現代性與文化自覺
三、現代性與民族國家
四、后現代性與民族性
五、東方主義問題
第二節(jié) 世界歷史時代與全球化
一、世界歷史時代
二、全球化與民族自覺
三、民族認同及中國處境
四、民族主義問題
第三節(jié) 民族性的當代精神處境
一、激活了的文化傳統(tǒng)
二、滯后的精神文明狀況
三、技術主義與消費主義浪潮
第三章 西方文化中的“精神”與“民族精神”
第一節(jié) 精神的外在性——spirit與Soul
一、Spirit與Soul的辭典定義
二、Soul與萬物有靈論
三、靈魂不朽——從畢達哥拉斯到柏拉圖
四、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
五、普羅提諾——個體精神與普遍精神
第二節(jié) 精神的內在性——Mind與Self
一、Mind與自我同一性的詞義考察
二、形而上學的自我實體同一性
三、現象學的邏輯自我同一性
四、自由意志的道德自我同一性
第三節(jié) 精神的公共性——National Spirit
一、Nation的詞義考察
二、意識的公共性維度
三、黑格爾論民族精神
第四章 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淵源
第一節(jié) 中華民族精神是個歷史范疇
第二節(jié) 從“浩然之氣”到“民族魂
第三節(jié)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凝結和升華
第四節(jié) 傳統(tǒng)文化在民族精神培育過程中的現代價值
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民族生存的生命之根
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的精神支柱
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愛國主義的深層根據
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精神現代化的依據和動力
第五章 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隋唐時期佛道興盛對民族精神形成的影響
一、隋唐時期佛教的興盛
二、隋唐時期道教的興盛與民族精神
第二節(jié) 宋明理學與中華民族精神
一、宋明理學的興起及其發(fā)展
二、宋明理學對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影響
第三節(jié) 乾嘉學派的精神內涵與傳統(tǒng)國民性
一、清代乾嘉學派的興起和發(fā)展
二、乾嘉學派的精神內涵與傳統(tǒng)國民性
第四節(jié) 民族國家的形成與天下一家的民族觀念
一、大一統(tǒng)思想的形成及“華夷一統(tǒng)”向“華夷一體”觀念的轉變
二、大一統(tǒng)思想的發(fā)展和升華及“華夷一體”、“共為中華”觀念的形成
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鞏固和“天下一家”觀念的升華
第六章 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轉型
第一節(jié) 清朝末季:民族自信的喪失與實用理性的延續(xù)
一、民族自信的喪失與拯救
二、民族精神轉型的嘗試:強化與轉化
第二節(jié) 民國初年:道德規(guī)范的尋求與傳統(tǒng)文化的回潮
一、道德規(guī)范的尋求
二、傳統(tǒng)文化的回潮
第三節(jié) 五四時期:古今之爭的變異與科學主義的勝利
一、古今之爭
二、科學主義的勝利
第四節(jié) 抗戰(zhàn)前后:民族意識的強化與返本開新的困頓
一、民族意識的強化
二、返本開新的困頓
第七章 民間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
第一節(jié) 民間文化——民族精神之植被
一、民間文化、精英文化與民族精神
二、民間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植被
第二節(jié) 民間文化——民族精神之舞臺
一、 民間藝術中蘊涵的民族精神
……
第八章 培育與弘揚民族精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