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與民族學
第一節(jié) 旅游產業(yè)的背景描述
第二節(jié) 當代旅游研究概貌
第三節(jié) 西方旅游民族學研究簡述
第四節(jié) 旅游民族學中國化的探索
第二章 旅游民族學導論
第一節(jié) 旅游的民族學解釋
第二節(jié) 民族旅游
第三節(jié) 旅游民族學的研究視角與定義
第四節(jié) 旅游民族學的學科特征與意義
第三章 游客與旅游
第一節(jié) 旅游的出現(xiàn)與旅游需求
第二節(jié) 旅游動機與游客的分類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旅游的儀式性指喻
第四節(jié) 旅游主體與旅游“跨文化”行為
第五節(jié) 旅游行為的真實性問題
第六節(jié) 旅游者的凝視與后現(xiàn)代主義
第七節(jié) 小結:旅游對游客的影響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
第一節(jié) 旅游目的地
第二節(jié) 旅游對目的地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第三節(jié) 文化的商品化問題
第四節(jié) 旅游與民族認同、地方文化再建構
第五節(jié) 少數民族婦女與民族旅游
第六節(jié) 民族旅游地的城市化問題
第七節(jié) 民族旅游地社會文化變遷的模型建構
第八節(jié) 管理與調控: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
第五章 民族學與旅游業(yè)
第一節(jié) 旅游建構中的權力博弈
第二節(jié) 政府在旅游發(fā)展中的角色分析
第三節(jié) 旅游景觀的符號價值與旅游吸引力
第四節(jié) 民族旅游開發(fā)的影響因素與模式
第五節(jié) 民族地區(qū)旅游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分析
第六節(jié) 民族學與旅游規(guī)劃
第六章 民族旅游地社會文化變遷的案例研究
第一節(jié) 旅游浪潮下東巴文化的命運
第二節(jié) 麗江古城的變遷
第三節(jié) 瀘沽湖畔落水村:旅游與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生存
第四節(jié) 青?;ブ∏f村:一個土族自然村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五節(jié) 生態(tài)博物館和民族生態(tài)旅游接待村
第六節(jié) 民族旅游地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傾向——以西雙版納勐罕鎮(zhèn)曼春滿村佛寺和甘南夏河拉卜楞寺為例
參考文獻
附錄:關于注釋的說明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