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是為著創(chuàng)新和超越。以多元、開放、創(chuàng)新的精神,對毛澤東著作收藏重新審視、研究和詮釋,是一次傳統(tǒng)文化向現代化、全球化轉化與重塑的努力,一次思想活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演示。它的真正意義并不因為它是“主流的”,或它是我們傳統(tǒng)的組成部分,而是它的價值觀念能為我們所認同并尊崇?;蛘?,它能給我們帶來享受與人生的啟迪。從文化價值角度來考量,毛澤東著作中的經典,無國界、無古今。如果將文化與收藏聯系起來,融合科學理性、民主自覺的精神來提升自己的文化與道德素養(yǎng),那是一件幸事。本書的宗旨在此。 繁榮興旺的藝術品市場最先創(chuàng)出天價的必然是那些反應獨特歷史場景和領軍人物的優(yōu)秀作品。這在世界收藏史上是屢見不鮮的。中國近現代史上先后發(fā)生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而它的主線就是毛澤東。近現代史上的許多歷史事件影響了幾代人,人們對那些歷史遺物有著割舍不斷的感情。人們在經歷新思潮的沖擊后,再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及歷史現象進行深刻反思時,懷舊意識必然影響到審美情趣。我們縱觀當代收藏現象,不難發(fā)現都有個共同點,即源于對傳統(tǒng)、對逝去時光的無限眷戀。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情感,人們便把目光盯在這些特殊的收藏品上——它們的不可再造性、滄桑歲月感、不幸中的萬幸……這也許正是原創(chuàng)者毛澤東都始料不及的。人們對往昔歲月總不時會涌起各種回味,尤其是面對特殊年代具有特殊情感的載體。懷舊心理促發(fā)“毛澤東著作”收藏。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出現過“毛澤東著作”收藏熱潮。但由于多種原因,當時并不理想,沒有形成系統(tǒng),不具備規(guī)模。隨著收藏熱的進一步興起,社會懷舊思潮的涌動,在這一方面出現了領軍人物。毛澤東著作收藏品富于時代內涵、歷史韻味和信念指向,使收藏鑒賞的過程也成為了解歷史、感懷今昔的過程。在物質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毛澤東著作版本系列不僅為當代人及后來者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紀念品、工藝品,還是研究中國現當代史的豐富資料和實物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