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氣候變化背景下,全球土地利用部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轉移量、碳減緩機會和潛力;闡述了以土地為基礎的各類項目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意義,碳計量涉及的基線情景、項目邊界、額外性、碳泄漏、監(jiān)測頻率,以及項目周期內不同階段的碳計量方法;定義了以土地為基礎項目的碳庫種類和不同類型碳庫的碳計量方法;詳細介紹了估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死木、枯落物和土壤有機碳的步驟和方法,“3S”技術在碳計量中的應用;給出了預測和估算土地利用系統(tǒng)碳貯存量變化量的模型,提出了降低估算值不確定性、保證和控制質最的方法。讀者對象:涉及氣候變化領域以及生態(tài)建設和環(huán)境保護的大專院校師生和科研工作者,開發(fā)與監(jiān)測以土地為基礎的碳減緩項目的中介組織和專家,木材生產與土地開發(fā)項目的建設者和管理者,相關部門的政府官員和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