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后改名漁,字笠鴻,又號笠翁。祖籍浙江蘭溪,生長于江蘇如皋,出身于藥商家庭。明末幾次應鄉(xiāng)試均落第后,曾經隱居。清初移居杭州,與當時名流俊彥來往密切,后來又自主戲班,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成為廣有資財的戲班老板。遷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后,還開了書鋪,刊行了不少著作。李漁是一個別具特色的人物,他是文學家、藝術家、發(fā)明家、美食家,也是劇團老板兼藝術總監(jiān),還是建筑師、園藝師、出版社老板。那時候的文人多自矜身份,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李漁不一樣,他嘗試了多種職業(yè),可以說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度過了一生,這種敢想敢做的生活方式,與我們現代人很相似。《閑情偶寄》是李漁最為著名的作品。這部作品包括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yǎng)八部,論及戲曲理論以及生活中的審美情趣。我們這本《閑情偶寄》并沒有輯錄李漁原作全書,只是選取了其中講述生活觀念的部分,即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yǎng)幾個部分。文章中,李漁娓娓道來,談房子要怎么蓋才會顯得又雅致又不浪費資財;講到他家里的東西,大到房屋,小到馬桶,全都由他自己親手設計制作;提出吃很重要,如何吃好是生活中的一個重大的問題;認為家里應該有花,而且要把花當人一樣細心照顧;告訴大家頤養(yǎng)既要養(yǎng)身,又要養(yǎng)心,身心健康才能充分地享受到人生的樂趣??鞓?,舒適,健康,是本書述說的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