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收藏鑒賞故宮書畫館·第六編

故宮書畫館·第六編

故宮書畫館·第六編

定 價:¥240.00

作 者: 曾君 主編,傅紅展 等編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書畫

ISBN: 9787800478536 出版時間: 2009-09-01 包裝: 盒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21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書法與繪畫藝術源遠流長。它們同起源于原始符號,同在華夏文明的土壤中滋長,使用相同的筆墨紙硯,均以線條為基礎的造型手段,追求共同的筆墨技巧和抒情寫意的審美意趣。雖然爾后它們發(fā)展為兩個獨立的藝術門類,前者更側重抒寫性情,后者更強調(diào)傳神寫照,但二者數(shù)千年來始終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書中有畫,畫中有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也正因此,書畫藝術在諸多中國傳統(tǒng)藝術門類中,至今仍歷久不衰,欣欣向榮。中國書法與繪畫藝術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表現(xiàn)方法和審美意趣,在世界美術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晉唐宋元時期是中國書畫藝術構建體系、創(chuàng)造經(jīng)典的重要時期。晉代王羲之天才的創(chuàng)作實踐大大提高了漢字新興書體的藝術品位,成為后世書法審美的基準坐標。以顧愷之為代表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也已達到很高的水平。隋唐畫壇在人物畫繼續(xù)發(fā)展的同時,山水樓閣、鞍馬走獸等畫科也相繼繁榮,閻立本、展子虔、韓混等人的名作無不呈現(xiàn)一派恢弘富麗的盛世氣象。唐代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顏真卿、柳公權等楷書大家所確立的漢字結體用筆規(guī)范,影響深遠,沿用至今。五代兩宋繪畫更趨成熟完備,山水、人物、花鳥名家輩出,風格崇尚寫實,精能高雅。這與當時皇家設置畫院、獎掖人才的措施以及文人士大夫階層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廣泛參與有很大關系。宋元的文人書家,強調(diào)在“守法”的前提下張揚個性,表現(xiàn)“書卷之氣”,書法在實用的基礎上被賦予更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宋四家”和元代鮮于樞、趙孟煩皆為代表人物。同樣,“元四家”高張“文人畫”旗幟,提倡抒寫性情,不求形似,為明清繪畫的發(fā)展開辟了廣闊天地。明代是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后、流派紛呈的重要階段。其書法繪畫繼承了宋元傳統(tǒng),在創(chuàng)作理論和表現(xiàn)技法上都取得了較大發(fā)展,并在不同階段出現(xiàn)了以地域為中心的藝術群體,展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藝術面貌。明早期書法以“三宋”草書和“二沈”的“臺閣體”楷書為代表;繪畫則以戴進、林良等人粗獷縱肆的“浙派”、“院體”風格主導畫壇。明中期以后,吳門(蘇州)地區(qū)成為書畫創(chuàng)作的中心,吳寬、王寵等人在書法上擺脫“臺閣體”束縛,“吳門四家”以清雅淡麗為主的文人畫風代替了宮廷中富麗堂皇“院畫”;而陳淳和徐渭在寫意花鳥畫方面的創(chuàng)新豐富了繪畫的表現(xiàn)形式與筆墨內(nèi)涵。明晚期董其昌完善了書畫創(chuàng)作理論,成為文人書畫的集大成者,對當時及清代影響頗廣;同時,“松江派”的趙左、沈士充,杭州的藍瑛、陳洪綬,均能領袖一時,白具風貌,為明末社會動蕩中的藝壇增添了一抹亮色。清代書畫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形成繁榮局面。清初王鐸、傅山等書家承襲明末書風,以雄奇跌宕的揮寫表露孤傲憤世的遺民心態(tài),“康熙四家”清勁秀潤的書風則承續(xù)著董其昌的遺韻;繪畫上“四王吳惲”以摹古集大成而居畫壇主流,“四僧”、“金陵八家”及“黃山畫派”等則以自然為師而開辟山水新境界。清中期盛行崇古立新之風,劉墉、翁方綱等力追晉唐而帶來帖學的繁榮,鄧石如、伊秉綬等則以金石文字入書而漸開碑學之風;宮廷繪畫以西畫技法豐富中國畫的表現(xiàn)形式,“揚州畫派”又以張揚的個性為畫壇注入活力。晚清書壇碑學愈盛,以何紹基、趙之謙、吳昌碩最負盛名;“海上畫派”和“嶺南畫派”則以雅俗共賞的畫風拉開近代繪畫之帷幕。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系統(tǒng)的中國古代書畫遺存。其中既有年代久遠的稀世孤本,亦有各時代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fā)展的歷史脈絡。為了感受經(jīng)典,分享中國書畫藝術的高邁與神秘,展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與精深,我們將分批展出歷代書畫家的精品佳作,以供廣大觀眾研究、欣賞。

作者簡介

暫缺《故宮書畫館·第六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至寶逸翰
01. 王獻之中秋帖卷
02. 李白草書上陽臺帖卷
03. 蘇軾行書治平帖卷
04. 李公麟臨韋偃牧放圖卷
05. 趙佶雪江歸棹圖卷
06. 揚無咎四梅花圖卷
07.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08. 張即之佛遺教經(jīng)卷
09. 錢選山居圖卷
10. 趙孟煩行書三段卷
11. 王履華山圖冊
12. 沈度謙益齋銘頁
13. 胡儼題洪崖山房圖頁
14. 戴進歸田祝壽圖卷
15. 林良孔雀圖軸
16. 計盛貨郎圖軸
17. 周臣春山游騎圖軸
18. 祝允明三體雜書詩卷
19.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圖軸
20. 蔣嵩漁舟讀書圖軸
21. 陳道復梅花水仙圖軸
22. 王寵五律詩軸
23. 陸治竹林長夏圖軸
24. 王轂祥花卉軸
25. 宋旭萬山秋色圖軸
26. 董其昌七絕詩軸
27. 董其昌墨卷傳衣圖軸
28. 趙宦光篆書軸
29. 卞文瑜一梧軒圖軸
30. 吳彬千巖萬壑圖軸
31. 曾鯨葛震甫像卷
32. 藍瑛桃花漁隱圖軸
33. 王鐸五律詩軸
34. 王時敏松壑高士圖軸
35. 王鑒仿梅道人溪亭山色圖軸
36. 王翚秋山萬重圖軸
37. 吳歷松壑鳴琴圖軸
38. 惲壽平高巖喬木圖軸
39. 王原祁昌黎詩意圖軸
40. 弘仁仿倪山水圖軸
41. 查士標五律詩軸
42. 龔賢清涼環(huán)翠圖卷
43. 朱耷枯木寒鴉圖軸
44. 石濤梅竹圖卷
45. 朱彝尊臨曹全碑卷
46. 何焯行書詩軸
47. 冷枚梧桐雙兔圖軸
48. 華喦八百遐齡圖軸
49. 高鳳翰雪景山水軸
50. 郎世寧等弘歷觀畫圖軸
51. 鄭燮竹石圖軸
52. 李方膺竹石圖軸
53. 劉墉臨米帖軸
54. 袁耀山莊秋稔圖軸
55. 閔貞巴慰祖像軸
56. 華冠、張賜寧西溪漁隱圖軸
57. 鄧石如楷書詩軸
58. 錢灃七言聯(lián)
59. 包世臣錄書譜軸
60. 楊沂孫七言聯(lián)
61. 任熊自畫像軸
62. 趙之謙急就篇軸
63. 任頤芭蕉貍貓圖軸
64. 吳昌碩荷花圖軸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