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我的世界觀
一 人生的意義
二 我的世界觀
三 言論白由
四 喜與惡
五 社會和十人
六 在洛倫茲墓前的講話
七 洛倫茲與國際合作
八 賀阿諾爾德·柏林內爾七十壽辰
九 倫科于斯
十 悼卡贊斯坦醫(yī)生
十一 賀索爾夫博士
十二 財富
十三 給某女士的一封信
十四 致日本學童
十五 致孩子們
十六 失樂園
十七 宗教與科學
十八 科學家的宗教情感
十九 科學之困
二十 法西斯與科學
二十一 所謂記者
二十二 感恩美國
二十三 達渥斯大學課程設置
二十四 賀某批評家
二十五 問候蕭伯細
二十六 美國印象札記
二十七 答美國女士
第二部分 政治與反戰(zhàn)
一 和平
二 和平問題
三 在學生裁軍會議上的講話
四 致弗洛伊德
五 義務兵役
六 德國與法國
七 仲裁
八 科學的國際化
九 知識分子合作研宄所
十 告別信
十一 裁軍問題
十二 1932年裁軍會議
十三 美國與裁軍會議
十四 哥只極的反戰(zhàn)
十五 致一位愛好和平的友人
十六 女人與戰(zhàn)爭
十七 世界徑濟危機
十八 文化與徑濟繁榮
十九 生產與購買力
二十 生產與工作
二十一 少數民族
二十二 對歐洲當前形勢的觀察
二十三 時代的繼承者
第三部分 1933年的德國
一 宣言
二 普魯士科學院關于愛因斯坦退院的聲明
三 對普魯士科學院的回夏
四 普魯士科學院就愛因斯妲1933年4月11日信件作答
五 普魯士科學院轉給愛因斯坦的信
六 回夏普魯士科學院
七 巴伐利亞科學院致愛因斯坦
八 致巴伐利亞科學院
九 一封回信
第四部分 猶太人
一 猶太人的理想
二 猶太人特有的生命觀
三 枕太青年
四 有關巴勒斯坦重建問題的講話
五 猶太共同體
六 勞動的巴勒斯妲
七 猶太民族精神之重振
八 反親猶太人主義與求學的枕太年輕人
九 致赫利巴赫教授
十 致某阿拉伯人
十一 猶太教與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