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們相信,物質的東西就是獲得幸福的秘訣。人們日益傾心于現世物欲的滿足和享樂,在對商品無止境的追求和擁有的“激情”歲月中,強調勤儉節(jié)約;自我約束的傳統價值體系日益遭到破壞,西方社會由此被描繪為一個無節(jié)制的物欲時代。而無休止地去擁有和渴望,使我們深陷困境,日益遠離節(jié)約簡樸、追求精神境界的有機生活。本書在深入分析消費倫理思想的歷史發(fā)展過程的基礎上,分析了多重視域中的消費內涵,并提出了消費倫理如何可能的問題,認為消費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幸福,消費生活應當遵循的倫理原則是共生原則、社會責任原則和公平原則。作者還從后現代主義的立場,對消費社會進行了道德批判,特別對現代媒介所傳播的消費主義文化進行深入剖析。本書并對消費的理想狀態(tài)、為什么要對消費進行道德審視、消費倫理如何可能、如何確立消費的價值目的與倫理原則、一種現實合理的消費秩序如何實現等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有益的見解,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