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型主機概述1
1.1 IT業(yè)的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1
1.2 S/360及大型主機演進2
1.2.1 S/3604
1.2.2 S/3706
1.2.3 S/3906
1.2.4 zSeries7
1.2.5 IBMSystemz8
1.3 大型主機的概念10
1.4 大型主機的使用者12
1.5 使用大型主機的原因12
1.6 大型主機典型負載14
1.6.1 批處理14
1.6.2 在線交易處理16
1.7 大型主機的角色17
1.8 z/OS與其他操作系統21
1.8.1 z/VM21
1.8.2 VSE21
1.8.3 zSeries上Linux的運用22
1.8.4 z/TPF23
1.9 小結23
1.10 思考題24
第2章 大型主機硬件系統25
2.1 早期系統的設計25
2.2 現代主機系統的設計27
2.2.1 I/O連接與配置27
2.2.2 系統控制與分區(qū)29
2.2.3 LPAR30
2.3 系統處理單元30
2.4 多處理器系統31
2.5 輸入輸出系統32
2.6 輔助存儲設備33
2.6.1 DASD設備類型33
2.6.2 傳統的DASD34
2.6.3 冗余磁盤陣列(RAID)34
2.6.4 企業(yè)存儲服務器(ESS)36
2.6.5 虛擬磁帶服務器(VTS)40
2.7 典型的主機系統42
2.7.1 小型系統配置42
2.7.2 中型系統配置43
2.7.3 大型系統配置43
2.8 小結44
2.9 思考題45
第3章 大型主機關鍵技術46
3.1 通道46
3.1.1 通道子系統46
3.1.2 主機連通性概覽47
3.1.3 邏輯通道子系統48
3.1.4 通道命令字與通道的種類49
3.1.5 ESCON通道51
3.1.6 通道到通道的適配器53
3.1.7 FICON通道54
3.1.8 快速開放系統適配器57
3.1.9 硬件配置定義61
3.2 集群61
3.2.1 共享DASD62
3.2.2 CTC環(huán)62
3.2.3 并行系統綜合體64
3.3 虛擬存儲技術68
3.3.1 物理存儲器69
3.3.2 虛擬存儲器與地址空間69
3.3.3 z/OS存儲管理75
3.4 邏輯分區(qū)76
3.4.1 操作環(huán)境的歷史76
3.4.2 基礎模式下的處理器77
3.4.3 LPAR模式下的處理器77
3.4.4 共享的邏輯CP實例78
3.4.5 LPAR調度與共享CP80
3.4.6 智能資源導向器81
3.4.7 WLMLPARCPU管理82
3.4.8 工作負載管理器83
3.4.9 動態(tài)通道路徑管理85
3.4.10 通道子系統I/O優(yōu)先級隊列85
3.5 小結87
3.6 思考題88
第4章 主機基本操作89
4.1 主機操作概述89
4.2 z/OS交互式設施90
4.2.1 TSO/E90
4.2.2 ISPF概述93
4.2.3 z/OSUNIX交互界面102
4.3 數據基本管理107
4.3.1 數據集命名107
4.3.2 數據集的類型108
4.3.3 數據集的存儲方式109
4.3.4 數據集記錄格式110
4.3.5 z/OS中數據集的管理111
4.3.6 數據的訪問和存儲112
4.3.7 數據的查找113
4.3.8 z/OSUNIX文件系統115
4.4 使用JCL和SDSF117
4.4.1 JCL概述117
4.4.2 JCL語句參數118
4.4.3 續(xù)行和數據集并置121
4.4.4 z/OS符號文件名122
4.4.5 保留DDNAME123
4.4.6 JCL過程(PROC)124
4.4.7 SDSF概述125
4.4.8 實用程序與系統庫129
4.5 批處理與JES130
4.5.1 批處理概述130
4.5.2 作業(yè)進入子系統130
4.5.3 批處理場景舉例132
4.5.4 作業(yè)處理流程137
4.5.5 JES2與JES3138
4.6 使用SMP/E138
4.6.1 SMP/E概述138
4.6.2 從SMP/E角度看系統139
4.6.3 更改系統元素140
4.6.4 跟蹤系統元素143
4.6.5 SMP/E工作原理144
4.6.6 SMP/E操作145
4.6.7 SMP/E使用的數據集151
4.7 小結152
4.8 思考題154
第5章 大型主機網絡連接155
5.1 網絡發(fā)展簡史155
5.2 IBMSNA156
5.2.1 SNA模型156
5.2.2 SNA網絡組件157
5.2.3 SNA鏈路層協議158
5.3 TCP/IP160
5.4 SNA網絡與IP網絡的融合162
5.5 z/OS通信服務器164
5.6 VTAM概述164
5.7 小結168
5.8 思考題168
第6章 大型主機系統安全169
6.1 大型主機的安全威脅169
6.2 企業(yè)安全性管理中心171
6.3 IBM安全服務器174
6.3.1 資源訪問控制工具174
6.3.2 系統授權工具176
6.4 主機安全管理實施177
6.5 操作員控制臺安全管理177
6.6 完整性保護178
6.6.1 授權程序178
6.6.2 存儲保護180
6.6.3 跨內存通信180
6.7 小結181
6.8 思考題181
第7章 主機應用系統開發(fā)183
7.1 z/OS應用程序設計與開發(fā)183
7.1.1 應用程序設計員和程序員183
7.1.2 z/OS應用程序設計準備184
7.1.3 應用程序設計時的需求收集185
7.1.4 應用程序開發(fā)生命周期概述186
7.1.5 主機應用程序開發(fā)188
7.2 z/OS編程語言193
7.2.1 編程語言概述193
7.2.2 z/OS上使用匯編語言194
7.2.3 z/OS上使用COBOL194
7.2.4 z/OS上其他語言的使用200
7.2.5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203
7.2.6 語言環(huán)境概述203
7.3 z/OS上應用程序開發(fā)204
7.3.1 開發(fā)過程概述204
7.3.2 源程序庫205
7.3.3 在z/OS上編譯程序205
7.3.4 目標模塊與加載模塊214
7.3.5 為可執(zhí)行程序創(chuàng)建加載模塊218
7.3.6 從編譯到運行過程回顧221
7.4 小結222
7.5 思考題223
第8章 現代主機系統應用與展望224
8.1 大型主機系統應用成本與特征優(yōu)勢224
8.1.1 評估費效比的標準224
8.1.2 計算機的真正成本226
8.1.3 隱含成本與其他因素229
8.1.4 部分小型化和增量陷阱231
8.1.5 大型主機的Linux解決方案232
8.1.6 將來的成本趨勢232
8.2 大型主機典型應用環(huán)境233
8.2.1 交易管理系統233
8.2.2 數據庫管理工具237
8.2.3 HTTP服務器246
8.2.4 WebSphere企業(yè)應用服務器249
8.2.5 MQ257
8.3 行業(yè)應用案例260
8.3.1 韓國某航空公司260
8.3.2 基于zSeries大型主機的網上銀行解決方案261
8.3.3 德國某電信公司263
8.4 現代大型主機系統展望264
8.5 小結265
8.6 思考題265
附錄A 名詞中英文對照表266
附錄B EBCDIC-ASCII字符表272
參考文獻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