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中國教育事業(yè)中國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

中國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

中國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

定 價:¥49.00

作 者: 張瑞潘 主編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教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1767344 出版時間: 200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卷作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教育史研究”的第一卷,力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先秦教育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新的研究成果。 本卷著重探討先秦教育實踐——以“禮樂”教育為主的六藝教育的源流;并在深入研究儒、墨、道、法四家教育思想及其相互關系的基礎上,闡明主要以儒、道兩家教育思想的對立與互補為基本線索的先秦教育思想體系與結構。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編 六藝教育的源流
 第一章 六藝教育的起源、形成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六藝教育的起源
  一 自然形態(tài)教育的萌芽
 二 禮樂教育始于原始的祭祀活動
 三 原始的文字教學和軍事教練
  第二節(jié) 六藝教育的形成
  一 夏商官學
  二 西周官學
  第三節(jié) 六藝教育的發(fā)展
  一 春秋時期官學的衰落和私學的興起
  二 戰(zhàn)國時期私學的發(fā)展
 第二章 六藝教育思想的主流
 第一節(jié)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及講學活動
 二 教育目的和教育對象
 三 以“仁”為中心的道德教育思想
 四 以禮樂為主的教學內容
 五 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論
  第二節(jié)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及“仁政”學說
  二 以性善論為基礎的“擴充”本性論
 三 反功利、重動機的道德修養(yǎng)論
 四 “深造自得”的學習方法論
  第三節(jié) 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及王霸結合的政治主張
  二 以性惡論為基礎的“化性起偽”論
 三 培養(yǎng)“大儒”、“雅儒”的教育目的論
 四 從“法后王,一制度”出發(fā)的教育內容論
 五 重視理性判斷作用,提倡“重己役物”的道德修養(yǎng)論
 六 “天官”與“天君”并重的智力發(fā)展論
 七 尊師、“積漸”、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論
  第四節(jié) 《大學》與《學記》的教育思想
  一 《大學》的教育思想
  二 《學記》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 六藝教育思想的支流
 第一節(jié) 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 墨子的生平和墨家集團
 二 興利除害的教學宗旨
 三 “賢士”教育的三條標準——“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
  第二節(jié) 《呂氏春秋》中的教育思想
  一 呂不韋與《呂氏春秋》
  二 論“義理之道”與道德教育
 三 論“和”與“適”的樂教本旨
 四 論“疾學”與“尊師”
 五 論“達師”與“善學”
第二編 法制主義的教育
 第一章 法家與禮法之爭
 第一節(jié) 法與法家
 第二節(jié) 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第三節(jié) 先秦的禮法之爭
 第二章 人性之辯——法家的教育作用論
 第一節(jié) 人性之辯的緣起
 第二節(jié) 人性“趨利避害”說
 第三節(jié) “因人情”、“反民性”的教育作用論
 第三章 以“公”定德——法家的道德及道德教育思想
  第一節(jié) 法家的道德觀及道德規(guī)范體系
  一 道派與德派
  二 法家以道率德的思想
 三 法家“明于公私之分”、“廢私立公”的道德準則
 四 法家論道德規(guī)范
 五 先秦道德觀上的兩個問題
  第二節(jié) 法家的道德教育思想
 第四章 “四民分業(yè)”與“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法家的社會教育
 第一節(jié) “四民分業(yè)”與教育
  一 關于“士”的教育
 二 農工商的教育
  三 其他法家人物論農業(yè)教育與兵士教育
  第二節(jié)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一 法制教育的內容和原則
  二 法制教育的制度
  第三節(jié) 私學與社會教育問題
 第五章 賢才之辯——法家的人才觀及人才教育思想
 第一節(jié) “舉賢”主張的統(tǒng)一
 第二節(jié) 人才標準上以“尚法”反“尚賢”
  一 關于最高統(tǒng)治者的人才標準
 二 關于官吏的人才標準
  第三節(jié) 用人標準上以“用人以能”反“用人以賢”
 第四節(jié) 法家論術治教育及官吏人才的選拔與培養(yǎng)
  一 術治教育
 二 官吏人才的選拔與培養(yǎng)
第三編 自然主義教育與儒道互補
 第一章 道家及儒道關系
 第一節(jié) 道家的政教主張
 第二節(jié) 道家的教育活動
 第三節(jié) 儒道教育思想的對立與互補
 第二章 儒道教學思想比較
 第一節(jié) 兩種學習理論
  一 學習論上的區(qū)別
 二 學習過程論
 三 學習理論的評價
  第二節(jié) 教學原則的互補
  一 關于教師
  二 關于教學辯證法
 三 關于學習心態(tài)
 四 關于整體性原則
 五 關于知識與能力
 第三章 樂教特征及儒道之爭
 第一節(jié) 樂與樂教的歷史考察
 第二節(jié) 關于樂教的爭鳴
  一 樂教內涵問題的論爭
 二 對樂教功用的不同理解
  第三節(jié) 儒與道——兩種美育理論的評判
  一 自然美與教育
  二 藝術美與教育
 三 社會美與教育
 第四章 理想人格的培養(yǎng)
 第一節(jié) 時代背景與思想基礎
 第二節(jié) 人格的建構
  一 道德認識論
 二 道德情感論
三 道德意志論
第三節(jié) 品德與修養(yǎng)
一 道德規(guī)范的確認
二 人格品德說
三 修養(yǎng)方法論
第四節(jié) 儒道人格理想與雙重人格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