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導論:為什么從思想史轉向觀念史?
上篇:理論探索
一 “天理”、“公理”和“真理”——中國文化合理性論證以及正當性標準的思想史研究
二 試論儒學式公共空間——中國社會現(xiàn)代轉型的思想史研究
中篇:觀念變遷和術語
三 近代中國權利觀念的起源和演變
四 中國個人觀念的起源、演變及其形態(tài)初探
五 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
六 從“天下”、“萬國”到“世界”——兼談中國民族主義的起源
七 從“共和”到“民主”——中國對西方現(xiàn)代政治觀念的選擇性吸收和重構
八 從“富強”、“經世”到“經濟”——社會組織原則變化的思想史研究
九 從“格物致知”到“科學”、“生產力”——知識體系和文化關系的思想史研究
十 革命觀念在中國的起源和演變
下篇:方法論
十一 五四《新青年》知識群體為何放棄“自由主義”?——重大事件與觀念變遷互動之研究
十二 “科舉”和“科學”——重大社會事件和觀念轉化的案例研究
十三 歷史的真實性——試論數(shù)據(jù)庫新方法在歷史研究中的應用
附錄一 “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史專業(yè)數(shù)據(jù)庫”(1830~1930)文獻目錄
附錄二 百個現(xiàn)代政治術語詞意匯編
附錄三 有關統(tǒng)計分析的討論
附錄四 導論及各篇文章的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