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中所探討的是關于中國古代國家構成的特征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是中國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中外學者均在這方面作了很多的研究,日本學者尤其注重從中國古代家族和國家關系上說明這一問題。在他們的研究成果中,比較流行的看法是“家族國家觀”。雖然“家族國家觀”有不同的類型,但是它們共同之處,即在于把中國古代的國家構成看成是家族的簡單擴大。而《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作者卻對這種流行的觀點持不同的意見,他寫作這部著作的目的,正是要突破對中國古代國家構成認識上的這種傳統(tǒng)模式。因而,他在批評“家族國家觀”存在的缺陷和錯誤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古代皇帝的統(tǒng)治是建立在一種以君臣關系為媒介的秩序構造上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