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伯鷹(一九○四——一九六六),名式,字伯鷹,別署殼公,又號有發(fā)翁、卻曲翁,安徽懷寧人。少時從桐城吳闿生北江先生受詩古文辭,以穎秀稱。嗣入交通大學,畢業(yè)后游日本。歸國后從長沙章七釗先生治邏輯學,發(fā)表小說人海微瀾于大公報,聲名鵲起。曾任教于北平中法大學、上海暨南大學。日寇侵華,先生入川避難,寓居重慶,與詩友結飲河社,宣揚民族大義??箲?zhàn)勝利后還上海,值國共內戰(zhàn),先生從章士釗、顏駿人、江翊云、邵力子四老北飛,斡旋和議。議卒不就,乃渡遼浮海,止于香港。一九四九年歸上海,任同濟大學及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聘任為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參事,兼為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書法篆刻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政協(xié)特邀委員。著作豐富,小說除人海微瀾外,尚有隱刑、稚瑩、生還、殘羽、蹇安五記諸說部及南京感憶錄、冥行者獨語;學術、藝術類著作有南北朝文選、黃庭堅詩選、中國書法簡諭、中國的書法、玄隱廬錄印拓本,發(fā)表散文、書評不計其數。另有占代璽印藝術、觀古紀余、覲畫錄、卻曲翁書畫論、卻曲翁筆乘、明清印派述略、今代印人及玄隱廬文集。玄憶廬詩是其古體詩歌的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