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序三
導讀
前言
第1篇 家蠶育種與生殖、性別調控的遺傳學方法
第1章 家蠶有性生殖
1.細胞有絲分裂
2.生殖細胞減數分裂
3.家蠶配子形成
3.1 精子發(fā)生
3.2 卵子發(fā)生
4.家蠶個體發(fā)育
4.1 胚胎發(fā)育
4.2 胚后發(fā)育
4.3 染色體
5.家蠶交尾、產卵與受精
5.1 從1只雌蛾獲得若干雄蛾混合后代的方法
5.2 從1只雌蛾獲得兩個父本不混合子代的方法
5.3 延遲雌蛾產卵的方法
第2章 家蠶單性生殖
1.家蠶自然單性生殖與人工單性生殖
1.1 家蠶自然單性生殖
1.2 家蠶人工單性生殖
2.家蠶非減數分裂單雌生殖
2.1 二倍體的非減數分裂單雌生殖
2.2 多倍體的非減數分裂單雌生殖
3.家蠶減數分裂單雌生殖
3.1 二倍體的減數分裂單雌生殖
3.2 多倍體的減數分裂單雌生殖
4.蠶卵激活作用的本質
5.家蠶二倍體的雌核發(fā)育
6.家蠶雙精雄核發(fā)育
第3章 家蠶育種中生殖調控的應用
1.家蠶數量性狀選擇
1.1 個體選擇
1.2 集團選擇
2.家蠶生命力選擇
2.1 改進的個體選擇
2.2 根據相關性狀表型選擇生命力
3.家蠶數量性狀及生命力選擇中單性生殖的應用
3.1 雌性家蠶的單性生殖
3.2 純合雄蠶的單性生殖
4.家蠶育種的遺傳工程
4.1 基因組水平上的遺傳工程
4.2 染色體水平上的遺傳工程
4.3 基因組分析與基因型構建
4.4 基因水平上的遺傳工程
第4章 家蠶雜種優(yōu)勢的應用
1.家蠶品種間雜種的制造技術
1.1 性別標記品種的育成
1.2 性標記品系的生物學與經濟學性狀
1.3 育成工業(yè)用性標記家蠶品種
2.家蠶雜種優(yōu)勢的產生
2.1 補償基因復合體的形成
2.2 非減數分裂與減數分裂單雌生殖在雜種優(yōu)勢形成中的作用
2.3 雜種優(yōu)勢基本學說的評價
3.家蠶配合力的提高
3.1 普通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
3.2 在控制生殖與發(fā)育基礎上育成配合力高的家蠶品種
4.雜種優(yōu)勢的基本表現及其理論解釋
第5章 專養(yǎng)雄蠶之路
1.在正常與實驗條件下家蠶的性比
2.獲得單一雄蠶的工業(yè)方法
2.1 獲得雄蠶生命力正常的性標記雜種
2.2 用平衡Z-致死基因獲得單一雄蠶的方法
3.家蠶性連鎖平衡致死基因系育成經驗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3.1 平衡Z-致死基因用于害蟲防治的前景
3.2 平衡Z-致死基因用于獲得家蠶單一雌性后代的可能方法
3.3用于Z-致死基因平衡系的遺傳學分析
參考文獻
第2篇 雜種優(yōu)勢的本質及其提高的方法
第6章 雜種優(yōu)勢的本質
1.一種假說:補償基因復合體是雜種優(yōu)勢原因之一
2.雜種優(yōu)勢基本因子相對意義的實驗證據
3.配合力的遺傳學基礎
4.數量性狀雜種優(yōu)勢的本質
4.1 外界環(huán)境修飾性表型變異
4.2 個體發(fā)育缺陷性表型變異
4.3 數量性狀的雜種優(yōu)勢
5.雜種優(yōu)勢的固定
6.雜種優(yōu)勢的一般性結論
第7章 在發(fā)育衰退背景下選育配合力
1.在被鑒定為半致死基因背景下選育配合力
1.1 家蠶的選育實例
1.2 果蠅的選育實例
1.3 豌豆與大麥的選育實例
2.在未鑒定的突變作用背景下選育近交系的配合力
2.1 家蠶的選育實例
2.2 果蠅的選育實例
3.在非減數分裂與減數分裂單雌生殖衰退作用背景下選育配合力
4.兩個高配合力選育系交配的雜種優(yōu)勢
5.育成高生命力的家蠶品種類型
第8章 家蠶雜種一代(F1)蠶卵的生產方法
1.引言
2.家蠶性別的遺傳標記
2.1 幼蟲期標記
2.2 卵期標記
3.家蠶大規(guī)??刂菩詣e的遺傳學方法
3.1 獲得單一雌蠶的方法
3.2 獲得單一雄蠶的方法
4.結束語
4.1 以幼蟲性標記為基礎的制種技術
4.2 以蠶卵性標記為基礎的制種技術
4.3 應用單雌克隆雌蠶的制造技術
參考文獻
附錄 名詞術語中俄文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