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亞洲影像研究
國家電影的建構與轉型
論崛起中的亞洲新電影
值得推介的電影史寫作——評四方田犬彥的《日本電影100年》
現狀與啟示——論日本電影類型的發(fā)展
對流的形象——以“紅色經典”《鐵道游擊隊》為例
小津安二郎與女演員們——杉村春子篇
日本趣味的現在
黑澤清電影中的表面和斷續(xù)
“動畫/動作/物語”
殘酷影像背后的悲憫情懷——吳宇森、北野武“暴力美學”影片之比較研究
田園神話:六部草原題材電影的原型敘事
漫談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銀幕上的日本電影
日本電影中泛含的孤寂美學深意
從動物性隱喻看今村昌平電影中的女性形象——以《槽山節(jié)考》、《鰻魚》和《赤橋下的暖流》為例
在社會轉型中構造底層的生存之鏡——解析當代中國“第六代”導演的底層電影
動畫影像中的人類世界——感受官崎駿的電影
日本愛情電影中的純真與邪惡
電影理論探討
世界的斷面——戈達爾的影像·文本·災難
數碼化時代再考克拉考爾《電影的理論》中的“救贖”
現象學臨界上的表象問題
為了不純的映像——超現實主義與1920年代的法國電影
攝影的寫實×繪畫的非寫實——關于現代具象繪畫的一次考察
基頓、機器、中國的“工業(yè)題材電影”
點陣革命和視覺真實——兼論數字技術發(fā)展與影視藝術發(fā)展的若干問題
被虛構的現實——淺論阿爾莫多瓦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現代電影:一個時間的概念
后記:一秒二十四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