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工藝美術作品先于文字呈現(xiàn)出史前或傳說時代的大致“模樣”,因為有了它們,那個時代還能被今天的我們看見。我們今天看見的遠古是什么?是稚拙的打制和磨制石器工藝、質樸而具有形式美感圖案的仰韶文化彩陶、技藝高超的龍山文化黑陶、造型奇特的紅山文化玉器,以及雅致的良渚文化玉器……到了有文字記載的商代以后(也有認為文字的出現(xiàn)是在夏代),工藝美術品與文字以及其他形式共同呈現(xiàn)和記載著各個時代的基本“樣貌”。如:威嚴神秘的商周青銅器;精致而活潑的春秋戰(zhàn)國金屬工藝;氣派恢弘的隋唐金屬和染織工藝;意蘊典雅的兩宋陶瓷;富麗雄渾的元代青花瓷;華美精巧的明清宮廷工藝品以及既有傳承又呈多元趨勢的近現(xiàn)代工藝美術。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大體上是沿著民間和宮廷這兩條線索發(fā)展的,中國工藝美術史是中華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各民族和域外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也是各個時期能工巧匠爭奇斗艷的百花園,但他們大多都是無名無姓。默默消逝了。歲月悠悠,這些已作古成仙的能工巧匠(工藝美術家)知道后世的我們還在欣賞、評論他們的作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