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古典小說名著,它問世以后即產生廣泛影響。明清兩代,續(xù)作、補作《西游記》的小說有多種。著名的有明末董說寫的《西游補》十六回,明末無名氏寫的《續(xù)西游記》一百回,清初無名氏寫的《后西游記》四十回等。《西游記》故事在清代還被改編為戲曲搬上舞臺,一直到現代,《西游記》故事仍然活躍在戲曲舞臺上?!度虬坠蔷?、《鬧天宮》、《真假美猴王》是經常上演而受到觀眾喜愛的劇目。本書取材于唐太宗時僧人陳玄奘往天竺(印度)取經的故事,而加以神魔化的發(fā)揮,被稱為至奇至幻之書,幾百年來,一直以其高度的浪漫主義成就,積極向上的抗爭精神,絢麗多彩、汪洋恣肆的筆調,受到人們的喜愛,孫悟空、豬八戒等人、妖、神三位一體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對書中的佛教用語及古代語詞加以簡明的注釋?!段饔斡洝返乃囆g虛構正是建立在傳統藝術經驗和這種社會的宗教性觀念和風習的基礎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會了傳統藝術經驗所形成的藝術的獨創(chuàng)性批判了社會的宗教性觀念,或更正確地說,和社會的宗教性觀念開了玩笑,進行了潮弄。這是這部演述超人間故事的神魔小說最突出、最優(yōu)異的品質,也是它的藝術價值和魅力的最根本的所在?!段饔斡洝返闹髦季褪窃谟谡闻?,那就和小說的形象和意蘊不符了。對現實政治的諷刺頂多只是這部神魔小說的附帶性的內容,是信手拈來之筆,是諷喻世態(tài)人情中的涉筆成趣。一部小說如果不包含豐富的、多元的、在眾多棱面上映射出眾多意象的內涵,就不成其為多姿多采的有生命力的藝術品,不會萬古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