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羅斯 《形而上學》的結構
羅斯 《物理學》的結構
羅斯 亞里士多德思想的發(fā)展
歐文 亞里士多德一些早期著作中的邏輯學和形而上學
歐文 亞里士多德論本體論的陷阱
歐文 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主義
盧克斯 《形而上學》Z、H中的形式、種和謂述
弗雷德 亞里士多德的諸范疇
博斯托克 《物理學》I中亞里士多德論變化的本原
洛德 論亞里士多德全集的早期歷史
弗雷德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中的實體
索拉比 古代注釋家論亞里士多德
華萊士 當代亞里士多德主義
努斯鮑姆 非相對性德性:一條亞里士多德主義的研究路徑
維特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中的目的論
弗雷德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Lambda卷》導論
朗 菲洛龐努斯的亞里士多德:處所的廣延
蒂爾內 論亞里士多德“SYMBEBEKOS”的意義
門恩 《形而上學》Z.10-16和《形而上學》Z卷的論證結構
羅森 實踐智慧或本體論:亞里士多德和海德格爾
余紀元 在其自身的存在
基爾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再思
附錄一 亞里士多德著作拉丁文名稱、縮寫及中文譯名對照
附錄二 主要術語索引
附錄三 古代作者人名索引
附錄四 現代作者人名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