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在中國農業(yè)大學碩士研究生“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我嘗試過系統講授、專題報告、案例分析及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式,雖然總體效果不錯,但總是覺得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同學們雖然經過十數年的學校教育,進入研究生階段仍然被作為接受政治理論教育的高層次的客體,感到重復和被動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曾經給學生開列課后閱讀書目,講解閱讀經典和原著及文獻的經驗和感受,但感到并沒有激起太多同學的共鳴。經過反思,我認識到,在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一個很大的誤區(qū)是,仍然把關注點放在教師的“教”上,而沒有把立足點放在研究生的“學”上;更多的是注重“灌輸”和“傳授”,而忽略了“激發(fā)”和“接受”。一個基本事實和判斷就是,在社會變動不居的時代,青年尤其是青年知識分子,伴隨祖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成長,更加關注人類的未來和社會的進步,更加關注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更加關注自身的成長和個人的發(fā)展。他們求真但更加務實,他們困惑但思想活躍。他們具有理論熱情但厭倦空洞的說教,他們不愿被動地接受教育而更愿意坦誠地辯論和探討,他們更愿意獨立思考,他們也有能力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