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民法民法物權

民法物權

民法物權

定 價:¥58.00

作 者: 王澤鑒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民法研究系列
標 簽: 法律

ISBN: 9787301160190 出版時間: 200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9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民法”物權編制定于l929年,施行迄今已有80年,建立了臺灣地區(qū)物權法秩序,明確產權制度,維護人民的自由與尊嚴,有著重大深遠的貢獻。為適應社會經濟變遷,2007年修正物權編“擔保物權”,于2009年修正“通則、所有權”部分。為配合此項發(fā)展,特整理補充拙著相關著作,納入最近判例學說,闡述物權法的指導原則、體系構造及解釋適用的基本問題。所有權發(fā)展的重點在于建筑物區(qū)分所有及共有制度,以規(guī)范公寓大廈的權利義務關系,調整共有物的管理及分割機制,并明定共有物上債權約定的物權效力。用益物權中的永佃權及典權業(yè)已式微沒落,設定地役權的,亦屬不多,突顯了臺灣土地利用關系的變遷。物權編修正草案預定增訂農用權,以強化農地的使用,能否再現(xiàn)用益物權的功能,實值關注。擔保物權的修正明定最高限額抵押權,解決數(shù)十年來因法律不備法院造法的困難,由于抵押權的設定已普遍使用定型化契約,將有助促進融通資金,活潑社會經濟活動。占有制度旨在維護社會平和秩序,為物權的基礎,自1803年薩維尼發(fā)表著名的占有論以后,一直為民法學的核心問題,因其有益于培養(yǎng)增進概念體系的法律思考方法,提升法釋義的素養(yǎng),特詳為論述。

作者簡介

  王澤鑒,1938年出生于臺北,畢業(yè)于臺灣大學法律系,獲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曾擔任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訪問教授,并在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政經學院、澳洲墨爾本大學從事研究工作?,F(xiàn)任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專攻民法,主要著作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1—8冊)、《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民法概要》、《民法總則》、《債法原理》、《不當?shù)美?、《侵權行為》、《民法物權》等?/div>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jié) 物權法的意義和性質
 第二節(jié) 物權法體系
 第三節(jié)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jié) 物權法的發(fā)展
第二章 物權通論
 第一節(jié) 物權的意義
 第二節(jié) 物權的種類
 第三節(jié) 物權的客體
 第四節(jié) 物權的效力
 第五節(jié) 物權的保護
第三章 物權變動
 第一節(jié) 基本理論
 第二節(jié) 物權行為
 第三節(jié) 不動產物權變動
 第四節(jié) 動產物權的變動
 第五節(jié) 體系構成及綜合實例
第四章 所有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不動產所有權
 第三節(jié) 動產所有權
 第四節(jié) 共有
第五章 用益物權
 第一節(jié) 緒說
 第二節(jié) 地上權
 第三節(jié) 永佃權——兼論農用權的立法
 第四節(jié) 地役權
 第五節(jié) 典權
第六章 擔保物權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抵押權
 第三節(jié) 質權
 第四節(jié) 留置權
第七章 占有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占有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jié) 占有的分類
 第四節(jié) 占有的取得和消滅
 笫五節(jié) 占有的效力
 第六節(jié) 占有人與恢復請求人的權利義務
 第七節(jié) 占有的保護
 第八節(jié) 準占有
附錄一 土地權狀及登記謄本
附錄二 土地、建筑改良物抵押權設定契約書
附錄三 臺灣現(xiàn)行“民法”(物權部分)
主要參考書目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