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駒史學文存》由《宋代社會中心南遷史》、《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與《史學論稿》三部分組成?!囤w匡胤傳》、《沈括》等若干部學術著作以及《宋代分路考》、《趙匡胤論》等代表性論文十五篇,全面展現(xiàn)這位命運坎坷的歷史學家的杰出成就。我就讀上海師范大學時,張家駒先生已經去世四年,當時也不知道其人其書。我學宋史,追隨的是程應謬先生,從先生那里才聽說張蔭麟與張家駒的大名。據(jù)先生說,他在西南聯(lián)大聽張蔭麟的宋史課時,開出的參考書只有《宋史紀事本末》。那是1938年的事,由此也可見當時宋史研究草創(chuàng)未備。程先生還說,他對宋史缺乏全面研究,只是校點了《宋史》,材料熟悉些:已故的張家駒先生才是宋史專家。也許受到指點,大學一二年級,我閱讀了所能找到的張家駒著作:《趙匡胤傳》、《沈括》與《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尤其是第三本書,視野的開闊,史料的翔實,給一個宋史初入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