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由于本書的一些章節(jié)太“形而上”,而其他一些章節(jié)又太細致,因而對于首次接觸這一學科的學生來說,不太適合,但以下論述的形成卻主要和作者的心理學課堂教學有關。其結果是,盡管除去了愉快與痛苦、道德的和審美的情感與判斷這些重要的題目,但這本書篇幅的冗長之憾還是令作者本人比任何人都感覺更甚。在這急速前進的時代,期望筆下那連續(xù)1400頁的書擁有很多讀者的人必定是樂觀派。但是,誰做的事情多,誰就會對某些事情有幫助;而且我確信,通過按照各自的一些需要進行明智的跳讀,多種類型的讀者,甚至那些剛剛開始學習這一學科的人,都將會發(fā)現我這本書的用處。由于初學者最需要指導,為他們著想,我建議他們在首次閱讀時完全省略掉第六、七、八、十(從第330至第371頁)、十二、十三、十五、十七、二十、二十一和二十八章。為了更好地喚起初學者的興趣,可能明智的順序是讀完第四章就直接進入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和二十六章,并從那兒再返回第一卷。關于空間知覺的第二十章棘手一些,如果不那樣細致地敘述,則根本不能清楚地對它加以處理。它的一個刪節(jié)本,題為《空間感覺質》,刊登在《思辨哲學雜志》第十三卷第64頁上,一些人可能會發(fā)現它是整個二十章的一個有用的替代本。我整本書都緊跟自然科學的觀點。每門自然科學都不加批判地假定某種論據,然后再挑戰(zhàn)它自己的“規(guī)律”所由以獲得的、它自己的推論所由以展開的要素。